惠州话是惠州特色之一

123456aaaaaa 323 字 2023-05-24

惠州话,又称循州话、惠州本地话等,是流行于惠城区及东江流域部分地区的方言。惠州话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著名语言学家刘叔新考证,惠州话的产生比客家话早五六百年,可以追溯至东晋以前。唐宋时期,惠州话逐渐成熟、定型,其语音接近《广韵》中记载的语音。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记载的20个岭南方言词中有近一半是惠州方言词,如朝、老兄、老弟、行前、细子等。惠州话既与广府话相通,又深受客家话的影响,独具特色。惠州话有许多有趣的特色,从以下歇后语的含义可略晓一二。惠州话歇后语:①拜神漏抛鸡:意思是用来拜神的鸡不知什么时候丢了。形容办事出现重大疏忽,以致事到临头很难堪很为难。②卖瓜无知内瓤事:比喻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不知底细。③黄鳝上沙滩——无死一身残:比喻人或者动物陷入困境,即使免于一死,也难免备受摧残。④打蛇无死三世冤:意思是若打蛇不死,这蛇三代都会来报仇雪恨。比喻除恶务尽,否则后患无穷。惠州话是东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惠州移民、习俗、宗教及文化风貌的缩影,蕴含着惠州历史文化的个性与特色。随着时代的变迁、区划的调整、移民的增加、老惠州人的逐渐故去,惠州话已有走向式微的趋势,通行范围已经不如从前。因此,惠州话作为一项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