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天)变天了,2023的年轻人也变了

医首哥 457 字 2023-08-26

多事之秋,2023的秋天也不例外。个入秋不久排污事件搞得全球危机,接着大家在抢盐,很快接着应聘大军杀过来,也会成为今年的热点。

2023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达1158万,这对就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挑战中也有巨大机会。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大学生向东莞用人单位投递的简历数量同比增长294%,增幅居全国之首。

高校毕业生抢着进厂,这对东莞来说是一个好变化。

不只是东莞,珠三角、长三角等制造业基地,包括一些制造业发达、但过去都没听过的小城市,也都在被毕业生加持。

曾经的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进工厂,也因此有了很大改变。

央视财经频道报道,2023届毕业生,期望就业岗位在制造业的占比8.1%,在14个行业大类中增幅第一,超过曾经热极一时的互联网行业。在长三角、珠三角,都有很多灵活就业的年轻人转入制造业怀抱。

制造业已不是过去的制造业,制造业变了。

事实证明,年轻人不是不愿进工厂,而是不愿意进又苦又累、收入低还没前途的工厂。如果制造业能提供好的条件,包括待遇与发展空间,也一样能吸引人才纷沓而至。

人社部预测,到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50万。而缺人才的公司,一直在上演激烈的抢人大战。

薪资方面,即便是一般的制造企业,专业人才的薪水都会月薪过万,诸如手机大厂荣耀更是直接许诺,愿意给出高于同行40%-50%的待遇。进入新型制造业,不再是“拧螺丝”的工人,而是可以成为手握高精尖技术、细分领域专业的工程师。

中国制造升级给人才以更好的发展环境,更高素质的人才自然争相加入,而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又将带着制造业进入新一轮的高效率发展。

如此良性循环一旦建立,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则是历史的必然,甚至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