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 此观点有谁认同?

fossil82 726 字 2023-05-26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发文称,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提出五项救市建议:建议一:尽快对房地产税和产权到期问题作出具体的法律安排和明示:尽快对房地产税与产权自动续期的关系作出明确的法律安排,真正实现“有恒产者有恒心”,让市场不对房地产税产生误解而降低购房意愿。建议二:降低改善型住房的房贷利率。目前的情况是,首套房与改善型住房的房贷利率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建议在当今的非常时期,银行系统能够降低改善型住房的房贷利率,使之与首套房相同或接近。建议三: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目前商业银行的新房首套利率为3.7%-3.9%,而之前房贷的利率平均数约为5.8%。建议银行系统克服困难,共度时艰,实现两者的均衡。建议四:全面取消限价政策:“限贷、限购、限价”是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坚持的调控手段。“三限政策”中最具杀伤力的是限价,应该进行全面的放开。限价的取消,同时还将改变当前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高周转模式,让整个行业恢复到正常运营的轨道上。建议五:认真落实“三支箭”和保交楼政策:去年底的“三支箭”,从贷款、债券和股权三个方面,对民营房企给出了积极纾困的政策安排。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地方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利益和安全性的考量,并没有给予民营房企享受与国有房企同等的待遇 吴晓波,财经作家,广东梅县人,1968年9月9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 对于吴晓波的观点,本人不敢苟同。提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太多的话可以说。中国房地产的牛市可以从1998年我国取消分配福利房开始,楼市从此进入市场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率大幅提升,加之其被赋予的金融属性,房地产走了约20年的牛市。房子也是商品,是商品就没有只涨不跌的,也会有周期,有牛熊市。房地产大势已去,长期的大熊市已经在路上了,现在还远未结束。 当前一线城市的房价还在高位,和股市类似,它们相当于强势股,不补跌整个市场是不会见底的。而整个市场也远未出清,例如负债2万亿的皮带哥的问题距离解决还很远。房地产市场出清的标志性信号是有一大批中小房企倒下,某些知名房企的名字像雷曼从地球上被抹去。不出现这些信号,房地产市场难言见底。房地产行业大势已去,此前出台所谓“史诗级救市”,并非是要再次“振兴”房地产,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房企活下去从而实现保交楼,给买房的消费者一个交代,让他们不白白蒙受巨大的损失。很多房地产企业已经沦为僵尸,应该让其破产清算,推出市场,这都是自然规律,没有再救的必要了。 房地产市场目前依然存在泡沫,大城市房价还是过高了。房地产市场沉淀了巨量的资金,天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投机,从而使得经济“脱实向虚”。如果能在房地产市场躺赚,赚钱比做实业更容易,那么做实业的人就会更少,这意味着实体经济被房地产分流,也会影响就业。 高房价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掏空了中国家庭的6个钱包,使得居民背负了沉重的负担,面对高额的房贷,还有多少钱可以来“扩内需”进行消费?因此,要想实现扩内需,不应该是救房地产,而是让房地产泡沫破掉,让房价回归合理区间,让更多的老百姓买得起房,或者房贷压力大幅减小。如果老百姓摆脱了了房子的束缚,就能够更敢花钱,也愿意多生孩子,消费大幅增长,经济就会更有活力。 如果房价能多打点折,虽然短期来看会影响到房地产产业链企业,会造成经济短期的收缩,但这只是短期的阵痛。从长期来看,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毒瘤,切除后内需才能扩大,经济会再度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