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
“到!”
“恭喜你成为一名合格的水域驾驶员。”惠州蓝天救援队余红兵队长郑重地将水域驾驶员证一一颁发给队友。这是个平常而又激动人心的夜晚,20名队友通过为期两个月的集训,由深圳、东莞、河源、惠州四支队伍的教官联合评分考核,顺利成为惠蓝第一批冲锋舟驾驶员。
烈日酷暑难挡水域队员提升技能之决心。2023年8月6日,为期两个月的惠蓝水域训练项目考核圆满结束。参加考核的队员20人全部顺利通过所有考核项目。
大家回顾这次集训的时光,十分感慨。此次特训从6月11日到8月5日,参训队员30人,其中女队员5人。训练时间为每周三天,周日为早上8:30到下午18点全天,必须全员参加,周二、周五下午为加练,为自愿参加。人均累计训练时长150余小时。
本期特训由张溪城教官主教、李晓明副队辅教。张溪城教官是惠州蓝天救援队资深水域教官,多次参加专业培训,并拥有对内对外丰富的培训经验。李晓明教官是惠州蓝天救援队副队长,拥有多年洪水救援经验。两大教官是此次特训的质量保证。
此次训练包括团队项目:操艇、机头装拆、定点救援,活饵救援,快速救援、翻艇自救;个人项目:抛绳包、点火、开艇SOS前进、倒艇、过障碍、停靠岸、平跳、PFD水下脱困、尾机熄火故障排队共计14个项目。每个项目均有严格时间要求。如出现撞球、漏球、熄火、挂障碍等将按规扣分。为保证公平严格,此次为本异地考官联合监考:深圳蓝天井峰考官、东莞唐鹏考官、河源袁加波考官和惠州水域组长钟庆辉联合监考。
水域训练是累并快乐着的过程。在广东的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毒辣,加上水面反射,队员们好像被上下双层煎烤。没有一个人能白着走出水域训练,女队员都黑了几个度,原本就不白皙的男队员更是变成了巧克力。晒黑晒伤都是小事情,因为是雨季,经常还得冒雨训练,汗水雨水混合到一起,在队服上湿了,又被吹干,干了又被打湿。受伤在所难免,翻艇自救需要很大力气,即使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很多队员也会受伤,没谁身上不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这些都是常态,没有人抱怨过。
“大家不要小看简单的平跳,最简单的动作最能体现基本功。”教官一再强调重视细节,重视标准动作。“平跳要注意一手保护眼睛,全身平直跳出,胸口救生衣先拍水,这样才能借助救生衣保护你。如果是陌生水域,你不知道水中可能有什么会伤害你,所以标准动作就是保护自己。”
过障碍对大家来说是比较难的项目。这个项目的练习主要应对一些复杂水域,例如浅水河流,洪水救援,水中容易出现障碍时使用。我们在东江中间放置约三米多长的泡沫漂浮球作为障碍。操船时需要全速全油前进,直到冲锋舟压上障碍物,才立即松油门,快速抬起船尾机头,让惯性把船推过障碍。这时候技巧是借助松油门时水对桨叶的反推力抬起机头,而非用蛮力硬拉。理论知道了,可是实践起来却不那么容易:要么因为看到障碍物的心理障碍,会提前减速导致卡主障碍物,要么机头抬起时间太长空转就会熄火。教练看着着急,却不会骂人,总是鼓励我们大胆去尝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各种困难和反复的操练,最终所有队员都通过考核。此次考核不仅是对训练成果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促进大家了解自己不足,在后续的训练和实战当中不断完善提升。张教官强调:“专业救援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惠蓝救援队每年都会有各组的专业培训,助队员成长。祝福每一位队员不忘初心、不断精进、多做奉献。
蓝天救援,全为生命!
同在蓝天下,携手为公益!
文字 刘庆 编辑 张巧灵 刘其学
排版 邓界芬 来源 惠蓝媒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