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长“包”别大意,可能是肿瘤

我们是除剑挥亲戚 22699 字 2023-09-25

10天前,林先生无意中摸到自己的左侧颈部有个肿物,不痛不痒。辗转多个专科后,彩超检查结果提示“颈部淋巴结肿大,建议行颈部肿物穿刺活检”

林先生在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后入院治疗。医生通过电子喉镜检查发现鼻咽部肿物。在窄带成像(NBI)光谱下,可见肿物表面蚯蚓样、蝌蚪状血管纹,考虑为鼻咽癌,对鼻咽部肿物活检。随后进行了颈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鼻咽癌伴左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能”“双侧颈部多发增大淋巴结”。

最后鼻咽部病理确诊为: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

电子喉镜检查 (详见下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介绍,鼻咽癌发生的位置在鼻咽部,它的位置比较隐蔽,所以早期发现是比较困难的,症状不明,还容易被忽视。

鼻咽癌发病率是耳鼻咽喉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发病年龄主要是在40-50岁,男性的发病率大概是女性的2到3倍。全世界的鼻咽癌病例约80%在中国,其中又以广东为首的华南地区最为高发,因此鼻咽癌也有“广东癌”之称。

#01

鼻咽癌

有哪些早期症状表现?

1,鼻部症状

最常见的是清晨回吸鼻涕中带有血丝。

2、耳部症状

部分患者在初次诊断时会感觉到耳部有耳痛、耳鸣、闷堵感等症状。

3、 颈部肿物

大部分鼻咽癌患者在早期,是自己无意中触碰到脖子发现颈部有肿物,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患有鼻咽癌。鼻咽癌首发以颈部肿物症状的占60%。

4、头痛

因为鼻咽部的病变容易引起持续性的单侧头痛,通常会以为是神经痛。

#02

根据“三七”“四八”法则可判断

颈部肿物是炎症还是肿瘤

✔ 病史为7天的多为炎症:伴有局部红、热、痛等表现。

✔ 病史为7周至7个月的多为肿瘤,并有逐渐增大的趁势。

✔ 病史为7年的多为先天性畸形,肿物存在的时间非常长,或自出生时就发现,多数情况下为先天性肿物。

◇ 颈部非甲状腺肿物中,肿瘤占80%,多于炎症及先天性畸形。

◇ 在肿瘤中,恶性者占80%,多于良性。

◇ 在恶性肿瘤中,转移来源者占80%,多于颈部原发。

◇ 在转移性恶性肿瘤中,原发灶80%位于锁骨上,多于来自锁骨下。

#03

哪些检查可以尽早发现鼻咽癌?

1、内镜检查(首要检查)

借助电子喉镜、鼻内镜检查,可以排除鼻腔以及鼻咽部是否有新生物,必要时行病理活检。

2、血液学检查))

通过EB病毒检测、癌胚抗原检测等了解全身情况。

3、影像学检查

通过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鼻腔黏膜下是否存在肿瘤,以及了解肿瘤的深度和范围。

#04

哪些因素可诱发鼻咽癌?

1、家族遗传因素

2、EB病毒感染

3、亚硝酸盐鼻咽癌的预防主要针对鼻咽癌的好发因素。

#05

如何预防?

预防方法包括:

1、提倡保护环境,避免环境污染;

2、少食腌制食品,多吃新鲜蔬菜、肉类;

3、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戒烟、戒酒

4、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增强抗癌能力;

5、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要密切观察自己的全身情况,定期体检;

6、发现EB病毒呈阳性,需进一步行鼻内镜检查。

科室介绍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内镜中心医护人员工共15余名,其中医生1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理师2名,8人具有硕士学位。

目前有内镜检查间4间,且拥有三套内镜系统,两套喉镜系统,拥有先进的整体式内镜清洗消毒系统及其他配套的功能用房。常规开展鼻内镜、耳内镜、电子鼻咽镜、电子喉镜检查及窄带成像(NBI)内镜技术等。并进行一系列镜下治疗:耳、鼻、咽喉异物取出术;耳、鼻、咽喉射频止血术;内镜下鼓膜穿刺术;内镜下二氧化碳激光鼓膜打孔术;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鼻内镜各种鼻窦炎术后换药等技术。还有STORZ超高清手术监视系统、奥林巴斯多功能电子鼻咽喉镜、ellman高频射频刀、科医人CO2激光系统等。

耳鼻咽喉内镜室将始终秉承“医善在心 医技在手”的价值观,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全心全意地为广大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