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板栗一副药,你吃对了吗?
中
秋
每逢佳节倍思亲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时节板栗飘香,板栗清香甘甜,不仅可饭可蔬,而且还是一味治病良药。
板栗香甜味美,营养丰富。研究表明,板栗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视黄醇、膳食纤维以及磷、钙、钾、铁、铜、锰、镁等矿物质。
《本草纲目》记载“栗,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中医认为,板栗性平、味甘,入脾、胃、肾三经,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功能,主治脾虚泄泻、反胃呕吐、腰膝酸软、筋骨折伤肿痛、瘰疬、吐血、衄血、便血等病症。
01
生补肾,熟健脾
中医认为板栗味甜性温,入脾、胃、肾,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
板栗的吃法大体分为生吃、熟吃两种。一般认为生吃补肾,熟吃健脾。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云:“栗子,味甘温无毒,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肌,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生吃板栗可以防治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以及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肿痛和筋骨疼痛等症。
生食板栗还有止血的功效,若将生板栗去壳捣泥,涂于患处还可以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
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缓解脾虚。将板栗仁蒸熟、磨粉,制成糕饼,适用于饮食少、身体瘦弱的儿童,以增加食欲,调理肠胃。将板栗和粳米熬粥,可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老年人消化不良、气虚乏力。
02
四类朋友,浅尝即止,切莫贪吃
1.一岁以下的宝宝
板栗当中也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所以对于一岁以下的孩子肠胃发育不全,吃板栗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或者是肠胃阻滞。
2.糖尿病患者
板栗中含有较多的淀粉,这种物质进入身体后会转化为葡萄糖,在血管中大量堆积增加身体的含糖量,导致餐后血糖浓度升高,不利于糖尿病病友的血糖稳定。
3.便秘人群
板栗中含有的水分少,经常吃板栗会导致出现上火的症状,加重便秘。且板栗中含有的淀粉也不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会加重便秘症状,导致排便更加困难。
便秘人群可以适当喝一些蜂蜜水,能够起到润肠通便的功效。
4.脾虚的人
板栗生吃难以消化,熟食又会导致滞气,所以不适宜多吃,并且一定要细嚼慢咽。因此,脾胃虚弱的人要慎吃板栗。
03
板栗食疗药膳
1.板栗粳米粥
材料:板栗50克,粳米100克。
步骤:将板栗蒸熟去壳剥皮、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成粥,用白糖或油盐调味即成,可作早晚餐温食。
功效:此粥健脾养胃、强筋补肾,尤宜于老年人机能退化(肾虚)所致的胃纳不佳、腰酸背痛、下肢无力、步履蹒跚及脾虚泄泻等症。
2.板栗焖鸡
材料:鸡肉300克,板栗100克,姜10克,葱10克,食用油、盐、酱油少许。
步骤:鸡肉切块洗净加料酒飞水,板栗蒸熟去壳剥皮,生姜切片,葱切段,姜葱用油爆香,放排骨、板栗焖30分钟,加盐、酱油调味。
功效: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老少皆宜。
中秋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