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行善积德三件事”,修桥、铺路、办学堂!大家说说有没有道理?

皓月如初 698 字 2023-05-31

国人乐善好施自古有之。古人有钱人积功德,有首倡三善的说法,哪三善呢?一为铺路,二为修桥,三为建学校。但为什么不是先救济穷人呢? 老张我先讲一个故事。我有一个忘年交的朋友曹老师,他的祖上有个五百年前的名人叫曹完粮。曹完粮在正史上是没有记载的,方志里也很难寻觅,但为啥在舞钢却是个名人呢? 曹完粮被称作布衣慈善家。明朝正德嘉靖前后,舞阳闹饥荒,红山脚下有个曹姓农民,倾其全部家产救济饥饿的老百姓。由于他的善举,红山方圆几十里的农民得以存活。这还不算完,曹姓农民还代替全舞阳农民交了三年皇粮税银。 后来朝廷知道了这个事情,嘉奖其造化功德:封曹公完粮官,专修曹完粮官道,建曹家桥,赐曹公执法棒,曹完粮的善举在舞阳舞钢被世代后人口碑相传。你看,曹完粮救济父老乡亲,他又被朝廷嘉奖,铺路修桥就差建学校,首倡三善就要占全了。从古到今都有一个说法叫“救急不救穷”,老张认为是有道理的。就像曹完粮,如果他的家底不厚,在那个时代想救济方圆几十里的农民是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而且还不容易落下好名声。老张我不是随意乱讲,“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从古至今多了去了。但铺路修桥建学校这三种功德,一般不会被人诟病,而且还能传承下去几十上百年的历史,让后世更多的人受益,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救济人呢,一次两次还行,一人两人尚可,次数多了人数多了招架不住,能把自己也给救济穷了。所以古人发现还是做铺路修桥建学校的功德好,称为首倡三善。老张我也认为,我有钱了也先选这三种功德来做。但河仁慈善曹先生说:“慈善不分大小,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甚至一份微笑和鼓励,也是慈善,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说得真好,老张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从和家人一直身体力行地做好事做善事,力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和“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田博士爱国爱乡,心系社稷;田博士视慈善工作为第二事业,倾注心力;田博士的高风亮节,赢得社会各方的称颂。 [2] (澎湃新闻网评)田博士全心奉献给公益事业,对本港及内地的教育、医疗及基建项目贡献尤深,备受各界尊崇。 [1]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评)田家炳先生倾注心力支持国家教育发展,诚为我辈永远之楷模,虽逝而精神不朽,田老先生大爱善举永垂青史。 [15] (江苏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评)田老为了公益慈善事业,把自己由富人捐成了穷人,是一位真正的慈善家。 [16] (六安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校长晁俊评)名标星座,泽荫神州。 [17] (叶剑英的长子、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评)数十年致力公益,田家炳博士捐助教育、医疗、与其他利国生民的慈善事业,贡献良多,惠泽社群,诚为当世楷模,社会表率。 [18] (长沙晚报评)田家炳先生籍广东大埔,家学渊源,书香世第,赤子丹心,志存高远。先生多年来拆资数亿人民币,兴办与资助教育、文化、科技、慈善事业。先生之举,乃一腔爱国热忱使然。重教兴学,百年大业;敦品励行,作人为先。先生铭标星座,功在后世,履仁积德,泽被神州。 [9] (杭州网评)田家炳先生一生低调,这种低调,由生,至死。 [14] (中国教育新闻网评)田老先生一生艰辛创业,生活简朴,诚信为人,热心慈善事业,更是重视教育捐赠,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为我辈之楷模。 [19] (江苏师范大学田家炳工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