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秋游”摇身一变成了“研学”,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模式已然让大多数家长嗤之以鼻,无奈民不官斗,只能“自愿”参加。不说价格高低单看路线就可知这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生意。
少则几百多则上千,面对如此庞大的研学队伍(消费群体),教育部门是否真的从“研”出发,让孩子们研究、探索、学习!
惠州是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旅游城市、历史名称,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旅游资源、扎实的工业基础,研学可否从了解孩子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开始呢?而不是千花洲、狮子城、生态园这些,可以开展和这座城市息息相关的文化古迹、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工业生产、生活探秘、应急救援等等,走进西湖访东坡、登高罗浮识百草、博物馆认千年文化、探秘海龟保护区、了解红树林、解密污水净化、探索工业生产等等,这种平时基本没有机会了解的项目也许更能让学习提高认知,更能让他们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