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曾偕友輩遊東坡山,所見乃現代重修仿古屋舍,樹木多整株移植,余指山頂其中一樹與友言:此乃百年原物。
友輩問何以證明,余答:此山原址乃“惠州衛校”,孩提時去過。清拆时因怕有医疗污物,山上植物多己铲平。唯此樹旁墻係“解剖室”,室內之福爾馬林[formalin]藥水池中有男女標本,故鏟鉤機師傅清拆時特別小心,樹乃得以保存。友謂能證明者,飲茶蝦餃任食。一時無語。
日前友人傳來一張百年前[1923年]在澳門發行書刊上照片,雖模糊但能看清樹和清代東坡山居室輪廓。
此樹雖經歲月蒼桑戰亂,唯模樣依然,不因歲月而改。
書著者乃河源秀才徐叔盂,徐氏曾入讀文筆塔旁“學宮”,唯後赴省城鄉試落選。前言文所用為“舊式標點”---清代以往著作無標點,晚清開始用“舊式標點”:旁無0字者乃此句開頭。辛亥後陳獨秀、胡适之等鼓吹“新文化運動”,引進了西人的“新式標點”,一直用到現在。
圖3之對聯拓片,寫出蘇公此大屋建好後僅住了百日便被再貶海南。唯此石在建衛校時據說曾作石階,後不知所蹤。蘇公留惠四年,建屋經年,僅住百日,乃人生憾事。
世事難料,人生無常,大文豪亦所難免。漢時無名氏有一首雜詩,喻人“活在當下”!有牙食蝦餃就要食,有得料就要到處去。
人生難滿百,莫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必待来兹?日對銅錢糗,但为後世嗤。
大日返惠又有免費蝦餃食!老樹吉普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