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逾百年南派螳螂拳,传承发展亟待求变

惠州文脉 2829 字 7个月前

惠州自古崇文尚武,历史上涌现众多本土拳法,如龙形拳、李家拳、白眉拳、莫家拳等,还有不少拳法在此生根发芽、传承发展,其中,南派螳螂拳就在惠州传承上百年。

作为南派客家拳种,南派螳螂拳起源于清初的福建少林寺,最初在惠州传承式微,经过第五代传承人陈建明多年努力,学习的年轻人多了起来。今年10月,南派螳螂拳被列入惠城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前,陈建明计划在学校或文化馆开设南派螳螂拳课堂,促进广大少年儿童积极参与武术锻炼,让南派螳螂拳在惠州大地得以延续。

由“馆”到“家”,客厅成练拳之地

在惠城区下角西路园岭社区惠民综合服务中心斜对面,有一栋五层高的老建筑,乃是惠州南派螳螂拳馆所在地。小楼前,记者见到了今年67岁的陈建明。他面容饱经风霜,但精神矍铄,笑声爽朗,走起路来仍虎虎生威,犹如年轻小伙子一样。

67岁的陈建明精神矍铄

沿着具有年代感的楼梯上三楼,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雕刻着“南螳螂”字样的木牌匾,两边是一幅“遵亲遵师遵教训,学仁学义学功夫”的对联。牌匾下方的墙角,堆放着练武器械。客厅摆着一个茶台,旁边是三张古式木椅,中间空出一块地方。“对联是祖训,寄托着祖师爷的谆谆教导和殷切希望,是我们要一直遵守的。客厅留出的空地就是平常徒弟们练武的地方,因为练螳螂拳不需要很大空间。”陈建明说。

在客厅可以看到“南螳螂”木牌匾,两边是“遵亲遵师遵教训,学仁学义学功夫”对联

当问及为何将拳馆设在家中时,他遗憾地表示:“之前曾开过拳馆,想通过固定场所物色一些合适的武术苗子传承南派螳螂拳。”可惜租金负担重,前来学习的人又不多,坚持了两年,后来索性搬回家中教徒。

在记者到来之前,陈建明的两个徒弟已经在客厅里准备练拳。他们二人身穿印有“南螳螂拳”字样的黑色T恤,练起了基本功。只见他们气沉丹田,伸出双手,将全身的劲缓缓集中在手上,出拳时动作迅速,勇猛有力。练完一个基础套路后,他们的脸上已经微微见汗。随后又开始分组对打练习,双方你来我往、你攻我守,碰撞激烈时还能清晰听到“啪”一声的脆响。

陈建明在纠正徒弟们的姿势、用劲等,并讲解其中不足之处

陈建明则在一旁时不时纠正徒弟们的姿势、用劲等,并讲解其中不足之处。说着说着,还亲自示范起来。相比之下,陈建明打起南派螳螂拳如同螳螂捕食时那般快速迅猛、沉稳有力,同时刚中有柔,灵活多变,身法敏捷。他介绍,南派螳螂拳是一种集内外家拳法精髓于一身的拳术,立足于实战,招式简练、灵活,短桥窄马,善发短劲、寸劲,贴身短打,能够做到以弱制强、以静制动,攻防兼备,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倡导以最直接的方法、最短的路线、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大的搏击效果。

陈建明打起南派螳螂拳如同螳螂捕食时那般快速迅猛、沉稳有力 受访者供图

据悉,南派螳螂拳的拳法心诀有“马步丁不丁八不八”“手中心口发”“你不来我不发”“有桥桥上过、无桥自造桥”等。练习时主要以母拳为主,一是三步箭,练内外功、内外力,同时练寸劲、长劲、速劲、弹劲、抖劲等;二是三箭摇桥,练短力、反应速度,追求速度快且要求灵活多变。“如果将母拳练好,已经可以出师了。因为这就是南派螳螂拳的基本功,所有东西都在母拳里体现。”陈建明表示,初学是它,练成后还是它,母拳所有动作缺一不可。

此外,南派螳螂拳手法上有抖手、锁手、传手、推手、擒箭手、惊弹手等,器械方面有流水棍、双铁尺等,身法则有千字头、筲箕背、铁尺腰等。

时常能在武侠电影或电视剧桥段中看到的螳螂拳,其实有南派、北派之分。“按地域划分为南北派,南派螳螂拳更侧重于模仿螳螂捕食时的速度与爆发力,注重招数的实用,不给对手留一丝机会。这是与北派螳螂拳最大的不同。”陈建明说。

传承五代,历经多年风雨

据介绍,南派螳螂拳是清代广东人朱亚南始创。关于不少人认为该拳是周亚南始创的说法,“曾专程去祖师爷老家五华县转水镇连塘村求证,在祖师爷后人家中还有其挂像。”陈建明表示,朱和周的读音差不多,由于当时传承弟子口音的问题,误听成周,因此导致不少人说是周亚南所创。

朱亚南年少时体弱多病,前往福建少林寺寻求医治,并跟随禅隐大师习武,其间偶遇螳螂、麻雀相斗,突发灵感,经过潜心研究后,自创了一门新拳法——南派螳螂拳,后来又传给广东兴宁人士黄福高。

南派螳螂拳的第三代传承人刘水是惠城区芦洲镇香园村人,出生于1879年,喜爱武术,时常四处寻找外来的武术名家切磋验证所学。1899年,黄福高行医至观音阁一带,刘水得知其擅长武功,主动要求与黄福高试手,结果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南派螳螂拳第三代传人刘水 受访者供图

黄福高觉得刘水年纪轻轻,是习武的好苗子。在刘水的请求下,黄福高收刘水为徒,教授南派螳螂拳。1903年,在黄福高悉心指导下,刘水已精通南派螳螂拳,成为第三代传人。同年,刘水离开家乡,在香港设馆授徒,在香港及海外有众多弟子。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匈牙利、荷兰等多国均设有“南派螳螂拳馆”。

1937年,同为香园村人、30岁的马铭森到香港拜刘水为师,5年后练就一身功夫,在此期间还成为刘水的女婿,后于1942年返乡。马铭森归乡后,很少展露武功,直至陈建明的出现。

1957年出生的陈建明,从小喜欢舞枪弄棍。其父当时在芦洲供销社工作,经常会有朋友到家中做客。有一天,其父的朋友看见陈建明喜欢打拳,便说道:“我村里有个师傅是香港习武回来的,武术很厉害。”陈建明一听,当即拿定主意要去拜师。

1973年,陈建明正式拜马铭森为师,成为其大弟子,一直跟随练拳42年。“当时一有时间就从市区去师傅家习拳,寒暑假还要住上十天半月。以前交通很不方便,经常骑自行车去,或者坐公交车到博罗,再转车到观音阁,最后乘船到师傅家。学拳过程很艰辛,至今记忆犹新。”陈建明说,后来师傅在观音阁一带收了几个徒弟,还有一个中山的徒弟。

“圈粉”海外,弟子多是外地人

20世纪80年代起,陈建明拳法大成后,就广开门路招收弟子,希望让更多人学习南派螳螂拳,将南派螳螂拳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可惜事与愿违,目前为止,他才教过百余名学生,包括30多名徒弟。陈建明收徒的要求严格,需通过重重考验才能拜师,学武之前要先领会“遵亲遵师遵教训,学仁学义学功夫”的意思,并要经受一段时间考验,只有人品不错,才可以继续练下去,最后拜完祖师爷才真正成为弟子。

陈建明与“洋徒弟”合影 受访者供图

目前,陈建明在惠州的徒弟主要分布在陈江、园洲、良井、淡水等地。陈锦标是惠阳良井人,2013年看到陈建明的拳法后,认为南派螳螂拳是正宗的传统武术,便想系统学习该拳,后在2015年正式拜师。“主要练劲道,虽然难度比较大,但我被拳的爆发力吸引,所以坚持下来了。”陈锦标说,系统学习两三年后,因生活、工作等各种原因,就断断续续练习,但一直没有停过。

从小受武侠电影电视剧熏陶感染的叶嘉伟,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学习了四年的咏春拳。“初次接触到南派螳螂拳时,自己从未见过如此快的拳速和如此大的力量,因此特别喜欢。”他说,拳的动作不多,方式也比较传统,刚开始练时,在师傅家学几个动作,练习两三个小时,回家接着重复练习,直到师傅觉得达标为止。

提起收徒,陈建明感慨万千。“在惠州本地收的徒弟比较少,反而外地的比较多,如中山、广州、佛山、沈阳、西安、上海、北京等地,还有不少来自英国、美国、荷兰、捷克等国家的人前来拜师。”他介绍,国内的徒弟基本每个月都会趁着休息时间来一两趟,国外的徒弟以前每年至少都会来一两次。这些徒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均学习过其他拳法。

那么,为何南派螳螂拳在惠州传承如此困难呢?“南派螳螂拳是一种实战性拳法,要练功练力,需要长时间的拉筋拉力,练习比较单调、枯燥,这很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很多来学习的人坚持不到三个月。”陈建明说,以前练拳为了防身,练武氛围浓厚。随着社会发展,大家更注重学业,导致习武之人日益减少。

其实,练习传统武术注重言传身教,需要在师傅手把手传授的过程中,不断纠正才能练到位。如果单靠自己练习或者看录像模仿,是无法练好的,因为练习者无法得知其中的技巧或是练习的程度,容易出现误差。“你看别人一个动作简简单单,但是你却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刚柔并济、灵活多变的。这就需要师傅来教,同时你得不断试验才能感悟出来。”陈锦标说。

近年来,惠城区坚持非遗项目活态传承,让非遗不断融入日常生活,在辖区中小学或文化馆开设了公益课堂,旨在推动非遗项目传承常态化。“以前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来说想学拳,我觉得太小练不出那个劲、发不出那个力,容易令人误会,所以拒绝了。现在很多人做我的思想工作,认为要不分年龄,能教就教。”陈建明表示,正计划在学校或文化馆开设南派螳螂拳课堂,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武术锻炼,让南派螳螂拳在校园内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会参加各种比赛、活动,让市民认识、了解、认同南派螳螂拳,使其得以在惠州大地上传承下去。

南派螳螂拳在惠州市第七届传统武术比赛上获奖 受访者供图

【文脉故事】

“洋徒弟”拜师学拳

由于收了不少外国徒弟,很多时候陈建明并不能完全记住他们。然而,来自捷克的锴信,却让陈建明印象深刻。谈及锴信拜师的故事,陈建明更是娓娓道来。

锴信在佛山工作了十多年,会说粤语。他很喜欢中国武术,在佛山学过咏春拳、白眉拳、洪拳。2016年夏天,他看到南派螳螂拳的相关资料后,专程来找陈建明了解。当时,这个身高一米八几的外国壮汉被陈建明的力道所惊,问道:“师傅,你这么瘦,最多60公斤,可我的手一碰到你,整个人就被拉过去了。你是怎么发出这么大的力道?”并当场表明想要学习。

时隔一周,锴信第二次前来,直接开门见山向陈建明表示:“师傅,对不起,今天是特意过来切磋的。”话音刚落,他便打出一拳。陈建明知道他性格直接,索性让他真正感受一下南派螳螂拳的风采。几个回合后,锴信果然败下阵来,当场便想拜师学拳,可遭到了陈建明的拒绝。“拜师是有严格要求的,且必须要经过考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拜师的。”陈建明解释。

此后,锴信就一直跟着陈建明练习。“他来我家练拳,我教他一个动作,他可以一个人在客厅里打一下午,练到全身都湿透了。”陈建明描述锴信当时练拳的场景。

因锴信用心学、肯吃苦、有毅力、有悟性。最终,陈建明动了爱才之心,收他为徒。“以前他每年会来两三次,后来因为工作等原因,这几年来的次数减少了。”陈建明说,不过,锴信前几天还说忙完后要过来一趟,预计年底前。文 | 记者 杨锦强

图 | 王小虎 周文媚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

校对 | 刘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