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岭南第一汤:静观千年风云变幻,孕育众多英雄人杰

惠州文脉 2802 字 7个月前

惠州境内诸多温泉中,以白水山汤泉最为出名,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挥墨于此,更有东坡三游汤泉写下“汤泉吐艳镜光开,白水飞虹带雨来”“一洗胸中九云梦”等佳句,使其再次名声大噪。或许是自然景观名声太盛,也或许是东坡寓惠深入人心,鲜少有人了解到白水山的人杰地灵不止于此。

东坡三游汤泉 留下“人文”种子

汤泉风景区位于小金口镇与博罗县交界处山间,由白水山、九龙潭瀑布和白虎涧泉眼三部分组成。汤泉泉眼位于白水山右侧白虎涧畔,以一冷一热泉眼相互辉映而成奇观,冷泉名“雪如”、热泉称“汤泉”,两个泉眼间隔不过数十步,日出水量1200立方米,每日可供数千人沐浴。其中热泉水温高达70℃,属于碳酸钠钾型高温泉,含有铁、钙、镁等30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

  后人复原的东泉“汤泉”泉眼

宋绍圣元年(1094年)12月12日,59岁的苏轼在到惠州的第二个月就带着小儿子苏过前往位于博罗的白水山佛迹院游玩,在汤泉里洗浴,感慨水温之高,源头能煮熟食物。次年三月,东坡又应当地政府主官之邀,二游汤泉,他“沐浴于汤泉,晞发悬瀑之下,浩歌而归”,路上遇到城北八旬老翁,约好荔枝熟时来品尝。当年年底,苏轼的表兄、广南东路提刑程之才路过惠州,二人又同游白水山,再次纵情山水。

泉眼前设有东坡立像在苏东坡的名人效应下,汤泉以其独特的魅力,与风光旖旎的西湖、层峦叠嶂的罗浮山交相辉映,成为文人墨客来惠州时的必到之地。据悉,唐庚、杨万里、屈大均、宋湘等文豪先后来到汤泉,并写下动人诗篇。原本具有优美自然景观的惠州汤泉因此越发富含人文气息,拥有“岭南第一汤”的美誉。

秦咢生所书的“岭南第一汤”石刻

道法自然孕育于山水之间

说到道教在惠州的传入和兴起,最广为人知的是葛洪隐居罗浮山行医问道的经历,罗浮山由此成为惠州的道家胜地,常有游客慕名前来。在葛洪之后,还有不少道学大家修道于罗浮山,却鲜少被提起,泥丸翠虚真人陈楠就是其中一人。陈楠,字南木,号翠虚,南宋惠州博罗县白水岩人,即今白水山人。至于其出生年份,在学界中尚有争议,但较被认可的说法是他生于宋徽宗在位时。“陈楠从毗陵禅师薛道光学习太乙刀圭金丹法诀,又得景霄大雷琅书于黎姆山神人,遂入道,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惠州府志》)。陈楠被认为是全真教金丹派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称泥丸翠虚真人,平生修道行走各地,主张道法济世利民,打破内丹派南宗只注重自我修持的传统。传闻他能以泥土掺符水捏出小丸为人治病,无不灵验,因此又被世人称“陈泥丸”。又传他习得雷法,能以符咒治鬼,后来他将雷法传授给弟子。他终日衣衫褴褛,尘垢满身,整日烂醉,吟诗诵文,行踪不定。陈楠一生门徒不多,据《混元列仙图》记载,他传道于四人,其中就有“南宗五祖”白玉蟾,也是从白玉蟾起,南宗逐渐发扬光大、桃李天下。

白玉蟾,原姓葛,名长庚,字白叟,号海琼子,海南人。白玉蟾幼年离家四处求师问道,据他自己写道,自拜师陈楠修道九年,师徒二人各处游历,后白玉蟾前往武当山等地潜心学道,先后辗转全国各地,回到罗浮山复命时,陈楠甚是欣慰,对他表示:“学者须如此,方能任道也。”此后陈楠将自己的道术尽数传授与他,白玉蟾由此开启了著述修道、传播道学之漫漫长路。据记载,白玉蟾在各地建有道观数座,弟子多如牛毛,成立了自己的教区组织,打破单传法脉,广收门徒,将道教理论俗化,完成了道家学说普世化的一部分。《中国思想通史》中写:“从思想上考察,道教南宗的理论乃是道教、道学、禅宗三者的混合物。白玉蟾所论述的修炼理论,其中心是‘精气神’说。”他的这一理论体系在陈楠“性命双修”的理论上作了整合与延展,引儒、佛、理学思想入道,丹法道儒结合,以南宗传统思想体系为轴,进一步完善内丹学说理论,形成“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特点,并坚持“道禅结合”“三教合一”,对之后的道教理论体系和修炼方法有较大影响,并沿袭至今。得益于此,白玉蟾与“南宗五祖”中“南一祖”张伯端主要搭建了南宗道教理论核心体系,被认为是金丹派南宗的真正创始人。

白玉蟾自小博览群书,文采斐然,不仅著有道学著作,且有其他诗文作品无数,其中《罗浮山志》《修仙辩惑论》等书中都有谈及与恩师陈楠之往来故事,师徒二人良师益友、青出于蓝,成为一段佳话。“陈楠的理论为道教金丹派南宗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白玉蟾又将道教俗化、传教于世,意义深远,他们二人的思想理论不仅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也极具影响力。”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惠州民俗学者林慧文说。

白水山汤泉与一代名将

清末年间,时局动荡,广东地区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主战场。辛亥革命期间广东“两雄起义”领导者之一曾雄,同样出身惠州汤泉。曾雄(1878-1923年),原名宪伦,号庭森,博罗汝湖汤村人,毕业于晚清武备学堂。“两雄起义”是辛亥年武昌起义后,时驻守惠州的洪兆麟和驻守广州的曾雄领导的清廷陆军起义和清廷水军起义。“这两次起义都跟惠州有关,当时掌管广东全省陆军的广东陆路提督府驻守惠州,陈炯明、邓铿率领的民军围攻惠州时,广东陆路管带洪兆麟领军起义,迫使广东陆路提督秦炳直献城投降,惠州得以光复。领导水师起义的广东水师管带曾雄,又是惠州人。”惠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东江写道。“两雄起义”促进广东地区达成内部稳定统一的局面,也是后来广东成为民国早期根据地的重要奠基石。1912年,曾雄将水师亲军三个营改编为中国陆军独立第一团,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曾雄为陆军少将并颁授国徽(红、黄、蓝、白、黑五色)勋章。次年,曾雄就被派到惠州所属各县。

在曾雄的简介中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笔:1922年(民国11年)调任粤军总司令部副官长兼各路总指挥探察总队长,升为陆军中将师长。粤军在中国近代史上能称得上是一支传奇之军。其中粤军第一师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支武装队伍,粤军扩充后由邓仲元任总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国民革命军中李济深、陈济棠、张发奎等都曾在粤军效力,更有叶剑英、叶挺等广东籍共产党员出身于此。粤军将领邓仲元,又名邓铿,惠阳淡水人,因其任职粤军期间行军有方、战功显赫、麾下有名之士众多,而被称为“百将之将”。在邓铿手下将士中,又有一位李扬敬与惠州汤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扬敬1920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毕业后,任粤军第一师少校参谋,成为邓铿的直属部下,后历任数职以至少将旅长。1935年至1937年,李扬敬驻守惠州期间游历惠州景观,先后在惠州西湖修建仲元亭、百花洲落霞榭,又在汤泉景区造桥修路建亭,汤泉景区九龙潭下的“一洗胸中九云梦”与泉眼边“扬清”“涤荡埃氛”等摩崖石刻就是他留下的,至今相当一部分石刻与建筑仍然保存完好,为惠州人文景观建设再添色彩。

【文脉档案】

汤泉记

古成之(947-1007年),号紫虚,生于世宦之家,是宋代以来广东第一位中进士者,在民间被誉为“东江第一进士”,也称“岭南首第”。古成之为官善治,其文章诗词字字珠玉。清代吴檐庵编《广东文征》,宋代文章首列古成之的《汤泉记》。文曰:

过水北十余里,得白水山。山行一里,得佛迹院,中涌二泉,其东,将所谓汤泉,其西,雪悦。二泉相去步武间,而创甚,殆不可酬。以西泉解之,然后调适可浴,意山之出二泉,专为浴者计坎?!或说炎州地酷热,故山谷多汤泉。或说地中出硫磺,水性即温。彼不闻南北临潼汤泉,乃在其西,炎州余水,未必皆然,即地性之说,固为失之。叫直且,水中,水不能温,则硫磺之论亦未为得。吾意温泉在天地间,自为一类,受性本然,不必有物然后温也。凡物各求其类,而水性尤耿介,得其类,虽千里而伏流相通;非其类,则经过十字旁午而不相入。故二泉之间,不能容寻丈,而炎凉特异,盖亦无足怪者。吹气为寒,吁气为温。而同出于一口,此其证也。临潼之水,在开元、天宝时最为知名,恩幸宠遇,震耀一时,然自是以来,是非口语亦纷纷矣。此泉出自东南万里外,非山僧野叟之所游息,则骚人迁客之所啸咏,宠辱何自而至矣。

扬清亭原址,如今只剩下残损石柱作为它曾存在的物证

【文脉走访】

重阳登高再寻摩崖石刻

九龙潭摩崖石刻,位于惠州白水汤泉景区,为惠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白水山汤泉景区中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九龙潭瀑布下“出山不浊”“一洗胸中九云梦”的摩崖石刻,以其文史渊源和位置优势最为世人熟知。然而据《惠州府志》中记载,在九龙潭最上端的第一潭左侧石壁上,有一处摩崖石刻:“襄阳王孟容莆阳叶次魏方龟年因劝耕瀹茗于此时嘉定壬申二月十有五日”,字径5厘米,正楷。内容大意是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湖北襄阳王孟容和山西莆阳叶次魏、方龟年来汤泉登白水山,烹茶九龙潭上,劝说农民发展农业之事。该石刻是目前被发现的九龙山摩崖石刻中年份最久的。

因九曲连环景观而得名的九龙潭瀑布

在今年的重阳节,惠州市著名本土画家黄澄钦,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惠州民俗学者林慧文,惠州市民协副主席刘汉新,惠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东江与羊城晚报记者前往汤泉景区,重游九龙潭瀑布,寻找文化遗迹。在20世纪80年代,林慧文与友人来到九龙潭游览时,偶然发现南宋劝耕石刻,留下了石刻拓本和文字记录,现拓本留存于惠州市博物馆。据他回忆,该石刻位置隐蔽,由于年份已久,加之被刻录在较易受自然因素影响而损毁的红砂岩上,当时找到该石刻时,石上的内容已不甚清晰,远看时难以辨认,直到近到数步之内的距离才能确认。

一行人从九龙潭潭水处左侧山道上山,一路上行至九龙潭谭顶蓄水区东侧,由西侧道路下山,一边寻找古石刻踪迹,一边游览白水山景观。学者们边走边回忆,表示白水山景区陪伴众多惠州人的童年时光,曾是自己儿时玩耍的好去处,改建后已许久未曾踏足至此。可惜旷日经年,如今的白水山道路改建数次,经过一上午的寻觅,众人仅凭记忆仍然未能找到南宋石刻遗迹。至汤泉泉眼处,众人在热泉泉眼边小溪侧发现另一处摩崖石刻“扬清”二字,据了解,该石刻与九龙潭下“一洗胸中九云梦”等石刻同期,均为民国时期国民党第三军军长李扬敬所书,以抒发胸臆。后因洪水将石刻埋没在草丛中,汤泉工作人员当即表示将尽快处理周边环境,还石刻于世。

寻找古石刻踪迹

据记载,摩崖石刻起源时期已不可追,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源源不断。《古代石刻通论》中提出:“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个类别。所谓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记事的石刻。”白水山一直是东坡寓惠的重要溯源地,九龙潭摩崖石刻也是惠州文脉强有力的象征符号。石头无言,却承载历史痕迹,时移世易,无数辉煌过往在岁月的长河中湮灭,它们成为了人们追溯往昔的珍贵物证,成为了永恒的记忆。

文 | 记者 潘小笛

图 | 王小虎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

校对 | 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