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上周五(2023年11月10日)晚上10点钟左右到某某中学接自己小孩的家长,相信不会认为我这个题目是危言耸听。那时在出入校门刷脸刷卡闸机出口(校门外)处的混乱及踩踏风险,只有经历过的家长、学生,才有真真切切的体会。我现场随拍了几张照片,见后附。接到小孩后,我对小孩说我要写篇小文章说说某某中学,但一天天过去,似乎忘了。昨晚看到手机新闻报道,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兴华中学前天(13日)发生学生踩踏,据报道,是期中考试间隙如厕上下楼梯拥挤造成的,最新消息是死1人、重伤在抢救1人、轻伤4人。
就我知道的某某中学初一、初二教学楼,楼梯都不算宽,如武陟县兴华中学的踩踏情况,不是说不可能发生。本文在这里,想仅就作为家长,表达对于接送小孩环节安全风险的担忧。其他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望学校能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解除隐患。
某某中学三个年级,一个年级1500人以上,总学生人数大概4800人。按目前周五接回的安排大概是:初一是时间晚上6-7点钟;初二是晚上8:30-9:10;初三是晚上9:30-10:10。初一与初二的时间间隔比较大,除非主观刻意,不大会出现初一滞留学生到晚上八点或以后尚未接回的情况。但初二初三的时间间隔比较小,如遇下雨天、交通事故或老师延迟下课,则可能有部分初二学生接回时间自动延长到与初三重复,这时,人流更加密集,安全风险相应增大。
往常,天气晴朗时,一部分学生先刷卡出来到学校正门外围起来的空地上、一部分学生在校内校门附近等候家长,相对比较分散,安全相对还是有保障。上周五的这次,因下雨,正门外往常的学生停留等候区没有雨棚,围挡压缩到闸机出口的那一小块雨棚下。刷了闸机出了校门的学生,拥挤在这小块围挡内与围挡外家长互相看谁眼睛尖。因围挡外家长撑伞及地方太小,能挤到有志愿者把控的围挡出口处的家长及学生,人数是非常少的。挤到围挡门口的家长和学生,发现不是自己的家人或小孩,也自然而然一直滞留在原地。因未能及时疏导,随着刷卡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围挡内人群越来越拥挤。校内闸机刷卡的学生也受到滞留,排起非常长的两三队,没法及时刷卡。现场有家长大声抱怨、咆哮,也有与家长志愿者互怼的。
作为亲身经历的家长,我能理解学校方面的出发点也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安全由家长接回,确保每个出校的学生,闸机都有信息记录。不怪家长与现场维护秩序的家长志愿者或保安,责任在学校的校长及主管安全的学校领导。某某中学不是今年才开办的,不是今年才这么多学生的,也不是只有一个周五晚上下雨的,学校老早就应该有相关的预案、能现场执行正确的疏导方式!
就我自己当晚经历来说,晚上7、8点钟时记得下了大雨,9:10左右我到达*龙路与**富路口红绿灯处,等到我9:32在校门口*龙路辅道停车位停好车辆时,雨已经是比较小了。但因仍下着雨校门口里外人流比较大,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安全的隐患。等我进了学校内,接到了就读初二的小孩、在校内书吧等到就读初三的小孩后,那时自己还随口说今晚接到还比较快呢。问题就出在要出去这个环节,接到小孩的家长,家长必须仍走进去的那个没有闸机的正门的偏门(从里往外,左侧门),学生走有闸机的右侧门。本来我带着两个小孩在一起出校门,就完成接回小孩这件事了。因为学校的这个安排,小孩与家长走不同的小门,我出到校门口后,本来是跟小孩说好他们过来我出来的这个校门口找我的,因车辆就是停放在这一侧。结果出来十来分钟仍没有见到小孩的影子,我才走到围挡那里,才知道原来刷卡出了闸机后的学生,要在围挡内等候家长过来接,围挡门口有志愿者管控着。有的学生不耐烦或是受到后方学生的挤压,在不是出口的围挡处跨过护栏越到外头了。这就出现我上面描述的情况:学生找不到家长、家长找不到学生——效率很低、安全很差。
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是启迪智慧的地方。因学校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或电话手表等(这个举措我非常赞同),以前我来接小孩时,在校门口等候老半天,就觉得接回小孩的这个过程太低效了,自己老在想能不能有一种高效、符合学校规定且不大会增加家长负担的方式接送小孩?我自己确实太愚钝,虽有想法,到现在仍没有可行的方案。但我相信,学校的领导、老师及其他家长,都比我聪明,集思广益,应该能很快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的。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