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红花湖》

凡尘散人 868 字 6个月前

《冬日红花湖》

冬季周末的清晨,太阳起床比往常更迟一些,天色尚朦,忙碌了一夜不安分的小猫已经吵着要回窝睡回笼觉了,记起上午要去红花湖踩单车,强行睁开瞌睡的眼,厨房里煮碗黑芝麻汤圆,早餐就这么马马虎虎地应付一下,拾掇拾掇,八点时分,下楼出发,驱车往红花湖赶去。

红花湖,离家不算远,惠州人常去健身骑行的地方,位于惠州市区西南侧的龙丰上排大石壁、红花嶂一带,始建于1991年,属水库型风景区,由红花湖水库、大石壁水库、东西入口公园组成,山地湖面积约九平方公里。它是惠州西湖的活水之源,也是惠州西湖古八景的"水帘飞瀑"所在,但我来恵近三十年来,至今都未曾见识到什么是"水帘飞瀑",嗯,估计是我太懒的缘故罢…

从江北上合生大桥,经下角丰渚园,过鳄湖路,惠州西湖周围的一带风景如画。现在已是年尾的末月,“大雪”已至,可在这里,温和如春。由红花湖路右转上坡到红花湖东门门楼,过惠州府志记载中西湖古八景之一的"野寺岚烟"永福寺至东门停车场。

沿河的山路、木栈道两旁异木棉粉红的花朵开满枝头,与正值花期的红花羊蹄甲比翼争辉。还有几簇火焰花也不甘寂寞,竞相怒放。一阵风过,地面上多了片片属于这个冬季的落叶。早晨前来煅练的,步行观光的,推单车前行的人群络绎不绝,这安静美好的早晨是多么自然和谐…

景区超轻自行车租赁服务部的停车场,只需简单的微信扫一扫,便租好了一辆湖蓝色双人骑的单车,系紧轻便透气的头盔,沿着采用国际自行车赛道标准的沥青路面绿道,开始向十八公里的尽头前行!

一路环湖,树荫下早晨的湖风微凉,红花湖的绿道依山傍水而建,沿途的三角梅形成一块块紫红的锦毯,或而铺于山间,或而浮于水面。大概是好久好久未曾过来游玩散心了,沿途的游乐休憩设备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动更新,让人感到一丝不一样的新奇。

一路上沿湖游玩的人,有三三两两步行的,有父与子,有母女二人的,有开着音响招摇单骑的,也有公司团建组织的大队骑行,很是热闹。绿道上的声音很嘈杂,讲话声、单车声、音响声、鸟鸣声、车铃声…,声声入耳。说也奇怪,处在这人来车往之中,听这人间最平凡的喧闹声,却给我内心带来一份莫大的宁静。

单车在飞驰,一公里一公里的绿道已然被车轮一圈圈丈量,这环湖的景呀,真是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有诗形容:“山不高而秀雅,林不染而滴翠,水不深而澄清,树不老而茂盛。”我想大概说的就是红花湖这里罢。

望湖亭前的红花嶂山麓围合红花湖大坝上,格桑花在远处山峦的映衬下盛放,粉的、红的、白的,朵朵可爱得让人驻足拍照打卡,搭配着惠州特色的蓝天白云,这美景,真的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湖岸绿道服务设施很齐全,有小景点、凉亭、条石凳、士多店、洗手间、车廊及电瓶车上落站等,建筑多为仿古的岭南民居风格,休闲场所大都依地形而建。

前行复前行,“红花绿树林间路,水绕青山碧玉湖。”享受着暖冬碧柔的湖水,翠绿的山峦,点缀其间的红花与隐约可见高榜山的挂榜阁,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人间景色。

不知不觉,两小时快到了,十八公里绿道也骑到了尽头。说实话,除了有点废腿,我还没有骑个够,也还没有看够这湖山红花绿景。嗯,今日暂且打道回府休息,改日再来步行。挑个花红风细日斜斜的午后,坐在挽露亭下,静赏山水湖光,看夕阳一点点沉落山峦,如梦如幻中感受绿波轻漾,应是极其惬意的。

在这繁华喧闹的都市之中,藏有这么一处极美的红花湖,它是上天赐予惠州鹅城的一块碧玉,宁静而清幽,恬淡而祥和!嗯,有谁愿与吾下次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