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人间烟火 ,过太平岁月
一转眼,六月已过半,今天是父亲节,也是风景素描班的最后一节课,窗外夏雨滴滴答答,似在告别最后的随缘时光,这场景让我想起都德笔下小弗朗茨的《最后一课》,有些淡淡的伤感,临近结业了,我却什么也没学会……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余印象中,谈画必谈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虽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诗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也能相互替代,合二为一。
有人说:李白的诗里飘着酒气,苏轼的诗里溢出茶香。不管是“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的粗犷和随意,还是“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翠竹江村绕白沙”的悠然闲适,透过诗句,我们仿佛能看诗人笔下描绘的精美画图,仿佛能看到古人豁达人生的意境。
“禅有南宗及北宗,画家笔法与之同。”不再拘泥于选用昂贵的工具画笔、颜料,-支普通的铅笔、碳笔…,便能画出心中奇思妙想的最美素描风景,构图黑白灰,简洁朴素,风情意自足,渲染不用加。
素描一门高雅的艺术,不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是不会有结果的。再怎样生动形象的花木风景,在我的笔下须臾就能幻灭,留在8k纸面上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短暂的铅笔记忆符号,称不上画,模模糊糊,继而又被橡皮擦得干干净净……
什么都想画,什么都想画好,这是一种人生追求的极致。余窃以为一般人难以做到,我等凡人,穷其一生怕是难以企及用手中的色彩去诠释心中的万物了!
其实我一点也不懂画画,我只是喜欢混在人多的课室里凑热闹,看易老师批改素描作业,与之闲话着。老师笔下的风景素描,明度变化,目之所及,皆为美好。跟着老师学画画,轮回的世间万物,援笔立就,于是清风惠州,图画上醉了流年。
人生,匆匆走过的岁月,亦如白驹过隙,亦如梦幻泡影。在逐渐老去的年华里,余最美好的愿望,不过是走走乡下小村落,爬爬矮矮的小山,看夕阳西下,吹吹江畔晚风,随手涂鸦着风景,写点小文,娱己舒心而已……
人生,是艺术的人生,更是挣扎的人生。千媚多娇岭南,画人间烟火,过太平岁月,吟唱驻惠今生。祝屋巷尾论元妙,准提寺院听梵音。红棉水榭,迎仙桥邂逅。明月催得浮云散。醉后把手招招清风,不说恩怨是非,只说诗画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