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高峰期东江大桥的堵车,被称为“惠州第一堵”,从路口灯控的优化到桥面车道的重划,尝试了各种办法,目前仍然很堵,所以这段路相当考验有关部门的智慧。
我在广州待过一段时间,珠江上大大小小的桥都走过,高峰期有些桥也堵,但怎样都不如东江大桥堵。分析来分析去,总结了几点也不知有没有用,和大家分享一下:
1根本原因是早期城市规划问题,上班的片区和居住的片区分得太清,比如金山湖片区一堆住宅却罕有写字楼,而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在江北,免不了每天像春运一样人车大挪移。
2重要原因是公共交通不发达,一线城市有地铁,绝大部分上班族是选择地铁和公交出行的,因为不好停车、停车贵、怕塞车等等。惠州公交车线路也不少,基本可以满足广大市民出行,但随着顺风车网约车的兴起,以及停车方便不贵,坐公交车的人减少了,路上的车反而增加了。
3客观上来说,现在的东江大桥确实不够宽了,是典型的瓶颈,无论中期还是远期来看,必须扩大桥面,起码双向八车道(标准机动车道),当然最好是双向十车道。广州大桥也扩了一次,现在是双向十条机动车道。
4单向三车道,但每条车道不宽,行车速度会受影响,总体通行效率不一定比两车道高,而且还会挤占非机动车道,以致非机动车的行驶规范度会影响机动车的通行效果。
5桥两头的红绿灯应该取消(如图那几个点位),珠江上的桥,除了海珠桥特殊一点(怎么特殊,可以看历史),其他桥的两头几乎没有红绿灯,即主道过完桥都是对接高架或者下沉隧道。反观惠州的桥,桥两端(或者不远)几乎都有红绿灯,车过了桥无论红灯还是绿灯都来一脚刹车,通行效率能高吗,甚至有些红灯要等很久。所以,建设跨江大桥,必须要考虑桥两端的路网规划,否则桥通了反而添堵,上个帖子谈到的隆生大桥和鹅城大桥就是这个意思。
6所以,东江大桥两端那几个点位的红绿灯应该想方设法取消掉,在没有条件建设立交或者下沉隧道的情况下,优化一下交通方案,多设单行道、禁止左转、优化掉头等。
7等鹅城大桥通车后,原本上东江大桥的一部分道路应该考虑强制引流到鹅城大桥,减少东江大桥上桥汇入车道,南北端都一样,从源头上减少车流。
8研究考虑一下将三车道改回两车道,围栏划定非机动车道,严禁非机动车、行人等进入机动车道,严管严罚。
9长期来看,要优化城市规划,在确保江北CBD地位的前提下,其他片区的规划一定要办公和居家两相宜,建议不要搞纯居住区,否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堵车问题。
10鼓励市民低碳出行,优化公交线路,优惠公交定价,引入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鼓励拼车出行,划定拼车、公交优先道等等。
以上,仅个人想法,不一定有用,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