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时代》

凡尘散人 775 字 6个月前

《我的小学时代》

偶然的一个冬夜,老同学兰勤拉我进了韩阳初中同学群,进群后发现好多人皆是我小学同学,恍惚之间,仿佛我又回到了1981年∽1986年小学那懵懵懂懂的初学年代。微信聊天中,一张模糊的老旧小学毕业照片,尽管上面没有我,但有我的同学、老师以及我的母亲,相片成功的勾起了我对小学往事的回忆。

虽然分别了三十多年,当把尘封的回忆从早己秀顶的脑壳中翻起时,我竟没用好久,记忆中的往事琐碎且零星着,还是慢慢说起吧。

小学时读书的地方共有两处校区,我在六岁时,因父母都是教师没人带娃的缘故,小小年纪便随着母亲在韩三这边学读一、二年级,印象中似乎正式上学之前还随母亲上了好几个一年级。这处新校区的位置正好是老家和外婆家的中间,上学来去倒是十分方便,只是天天要过一座讨厌的木桥,因为桥板经常损坏掉没了,时不时露一好大的缺口,就剩下边边两条棍棍,每次走得心惊肉跳,现在想来心里都是怕怕,幸好当年有好友徐志明(四小)伸手援助。校舍是新砌的一排三间七架梁的红砖瓦房,有着一条长长的走廊,两端大一点是教室,一个是一年级,另一个是二年级,中间小点是母亲的办公室,上课的桌椅都是新置办的,总是散发着一一股的木香味儿。记得当年的同桌有韩步荣、杨荣梅,记得每周一次老蔡校长会从老校区步行过来上音乐课,五音不全唱什么"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教我打月饼…",真真难为他老人家走那么远的路过来教学。小学课堂里学的什么东西早己忘了,但每天流恋在前面马四家的小卖铺却成了儿时回忆的乐土。

后来,转到了张阳的老校区就读三、四、五年级,那儿有两排老旧的青砖墙校舍,有着老旧的课桌,有些桌面上还残留有上届同学用小刀刻的“早”字,想必是当年极崇拜鲁迅先生了,两边教室的中央有圈粗壮且一年四季常青的冬青树,中间还有棵碗口大的老松树,上下课轻脆的铃声就是从那儿发出的。

高年级上课的情形是真的一点也记不住了,但课余的生活总是常常想起,虽然说那是个贫穷的年代,没什么高档玩具,滚铁环、打玻璃球、跳瘪白果、玩方纸炮、链条火柴枪、弹弓打鸟成是男生们的最爱,而跳皮筋,挑棒冰棍的游戏记得却是女生们的常玩节目。

教室的西侧有两方矮矮不高的坟莹,下课后胆大的同学常把它当滑梯游乐,余猜想那里深埋的前人也应不会生气,毕意有胆大的孩子肯在墓前陪沉睡的他玩耍嬉戏,也是极好极开心的。再向西便是学校的小藕塘了,四方的藕塘在夏季是热闹的,绿伞伞的荷叶,红粉粉的荷花,调皮的大眼小青蛙总是从浮萍中探头中气十足诱惑般地叫唤着:别上课了,快来陪我玩吧!!

就这样,我在韩阳小学两处的校园分别度过五年的初学时光,年幼懵懵懂懂,没心没肺的淘气着、快乐着、一知半解的初学着!毕业时我以十一岁及语数两门九十多总分的学渣身份混进了中学,继而开始另一段难忘的求学旅程!!!嗯,忘了说了,我的小学毕业证早己找不到了,我有时在怀疑,是否当初我就是没有得到毕业证?

从不等人的光阴过起来真快,小时候的一切远去了,而人此刻偏又变老了,我的韩阳小学我的故事,飘荡在远山远水的故乡晚风中,可惜有些早年的故事我再也记不起来了,记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