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创想】“文农旅体”添新彩 “好戏连台”引客来

惠州文脉 3015 字 2024-01-05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在粤港澳大湾区著名旅游城市——惠州,外地车辆络绎不绝,游客们纷纷来到惠州享受假日生活。或走进西湖打卡集章,或沿着蜿蜒的山路登顶岭南第一山罗浮山,或是在特色文农旅品牌文化节共度亲子时光,或是在声声加油中点燃运动的激情、在呐喊声里共辞旧岁共贺新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元旦期间,惠州文旅市场“好戏连台”,文旅消费持续回暖复苏。

记者从惠州市文广旅体局获悉,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元旦假期三天内,惠州市接待游客总数达109.62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82.3%,实现旅游收入6.74亿元,比2023年增长101.1%。

景区精心策划迎接八方来客

元旦期间,惠州市各文旅单位纷纷推出各类旅游产品,迎接来惠游客。

冬日里,和煦的阳光伴着微风,漫步在5A级景区惠州西湖,水光山色,满眼翠绿,仿佛走入画卷。在元旦集章活动里,游客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岭南之美,品读北宋大才子苏东坡与惠州西湖的千年邂逅。首次到惠州游玩的北京游客谭先生表示,“惠州的气候很适宜,西湖很漂亮,非常适合放松。”

记者了解到,元旦期间,惠州西湖推出全新文创产品,开展元旦集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西湖景区元旦期间客流量达约28.2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48.55%,位列全省A级景区前列。

市民游客登顶罗浮山 惠州市文广旅体局供图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900多年前,苏东坡以浪漫乐观的情怀写下“罗浮山下四时春”诗句,打破了岭南“烟瘴之地”的中原偏见。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记者在罗浮山景区看到,白莲湖音乐喷泉、东江纵队纪念馆、索道登山等景点游人如织,有的是两三知己结伴出行,有的是情侣两人共同打卡,不过要说绝对主力,还是携老带幼全家总动员的亲子游群体。作为惠州另一5A级景区——罗浮山景区,元旦客流量达到约2.9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62.46%。

在1月1日罗浮山景区举行的“龙行龘龘节节高”新年登高活动中,健儿们迈着矫健的步伐,沿着登山线路从索道上站台、鹰嘴岩/登山门、朝真石、燕岩顶、云峰岩、分水坳直至飞云顶,在迷人景色中登山祈福健身。“罗浮山秀丽如画、风光无限,新年第一天,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候。”罗浮山管委会主任陈沛林说,环罗浮山周边地区正在着力共同打造“大罗浮”生态旅游圈,助推“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

2023年6月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的祝屋巷,这里曾经是一幢幢旧宅,如今蜕变为了有着浓郁历史文化氛围的潮流之地。本次元旦假期,街区内举办了“古城韵味老巷印迹”元旦民俗活动,共“迎客”约10万人次,促进文旅消费约300万元。同时,南昆山温泉大观园、南昆山居、云顶温泉等也举办了多类型的亲子文创活动。惠州各景区迎来了2024年“开门红”。

一镇一“文农旅”品牌引客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百千万工程”步伐的加快,惠州区域内,平潭淮山文化节、福田菜心节、杨侨柑橘文化节、汝湖玉米节等乡镇文农旅品牌应运而生,惠州打造一镇一“文农旅”品牌,成为周边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的市民亲子出游、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2023年12月31日至2024年1月1日,辞旧迎新之际,在惠阳区平潭镇新圩村淮山文化公园,第三届惠阳区平潭镇淮山文化节暨“‘淮’抱未来一‘企’助力百千万”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淮山、粉葛、番薯、玉米、橘子……一个个生动可爱的卡通形象上场,孩童们的笑声充斥全场。

[color=var(--main-font-color)]平潭特色农产品展销区 惠阳区平潭镇供图

[color=var(--main-font-color)]淮山文化公园里,游客们垒起了窑、生起了火,挖来淮山、粉葛、番薯等应季农作物,亲子协作,一起窑鸡、窑番薯。跨年夜,平潭还举行了篝火晚会等丰富夜间活动,帐篷外,游客们激情倒数,告别2023,迎接2024。

[color=var(--main-font-color)]时下,正是柑橘成熟时,2023年12月27日,博罗县杨侨镇首届柑橘文化节正式开幕。作为活动的“主角”,橙香浓郁的红江橙、鲜甜可口的甜橙、无籽多汁的沃柑……色泽金黄诱人,引来不少游客品尝、购买。

[color=var(--main-font-color)]杨侨镇的前身——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橘场,曾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柑橘生产基地。2023年以来,多个产业项目在杨侨落地投产。“五谷丰登”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顺利推进,柑橘无病苗繁育基地、“稻虾共作”基地、香樟公园、知青文化广场、滨水文化广场等子项目相继完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文旅焕发新活力。

[color=var(--main-font-color)]不仅如此,惠城区汝湖镇作为广东省甜玉米专业镇,种有甜玉米约4000亩。元旦假期前,该镇举办第三届玉米节,在围观群众的呐喊声中,参赛选手争分夺秒播种玉米苗。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汝湖镇正在申报甜玉米国家地理标志,围绕“玉米飘香,甜美汝湖”特色定位,发展甜玉米产业项目,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添助力、增活力。

[color=var(--main-font-color)] 参赛选手种下玉米苗 惠城区汝湖镇供图

演唱会、跨年倒数激活夜经济

一幕身临其境的场景,让顾客在“罗浮仙境”的诗情画意中行走;一个烟火浓郁的客家集市,勾起惠州人熟悉的赴圩景象;一群传递爱与善的IP精灵幻化演绎而成的光影剧场,将虚拟与现实奇妙交织融合……“3、2、1,新年快乐!”跨年夜在惠州市华贸天地,跨年音乐会、裸眼3D大屏展示、冷焰火瀑布表演等精彩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据统计,当天该商圈客流超22万人次。

镜头转到西湖、水东街、祝屋巷等老城区一带。近年来,依托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品牌优势,惠城与桥东街道精心构建和丰富归善县衙文化展示区、水东街骑楼商埠文化展示区、东湖旅店红色文化展示区、惠新西街特色美食体验区、东平窑陶瓷文化展示区、黄家塘文创活力区等“六区”文化展示区,千年商埠重新焕发新生活力,再一次成为人们热捧的“打卡点”。

[color=var(--main-font-color)]

水东街跨年活动现场 惠州市文广旅体局供图

每逢有远方的朋友来惠州游玩,市民尹鹏总会拉着他们到水东街打卡,尤其是入夜之后,在合江市集品尝特色美食,在电音剧场里伴着音乐摇摆,也可以到楼上尽览惠州夜景……“在这里,我总能为朋友们找到适合他们的玩法。”尹鹏自豪地说。

元旦假期,水东街打造集游园集市、集章打卡、歌舞表演、现场互动、趣味摊位于一体的跨年夜活动。移动大数据显示,2024年元旦期间水东街-合江楼-东坡祠累计接待游客363578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5.5%。

在惠阳区丹凤谷景区,汪东城、杨宗纬、房东的猫等歌手携自己的经典歌曲,登上跨年音乐嘉年华舞台,自带的IP流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惠东县日出东山海里,草坪趣味游园会、沙滩篝火晚会、集体倒数等丰富活动,激活夜间文旅消费。移动大数据显示,双月湾在12月31日客流量达6.57万人,相比周末峰值增加246.35%。

交响乐、展览、非遗活动中欢乐迎新年

激昂交错的华丽篇章,时而震撼人心,时而深沉低婉,强大的音乐感染力,流进每位演奏者的心里,也流进每位听众的心里。12月28日晚,“冬之物语·音为有你”新年交响音乐会暨龙岗—龙门音乐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在龙门工人文化宫大礼堂奏响,赢得了现场观众雷鸣般的长久掌声和响彻大礼堂的热烈喝彩。

“原本以为交响乐离我们很远,听完之后才发现,真正的好音乐原来可以这样直抵人心。”音乐会结束后,市民黄先生表示,交响乐作为高雅艺术,展现了一个城市文化艺术水准,在龙门看到这样高水准的交响音乐会,感到颇为自豪。在场观众们纷纷表示,本次演出是一次规格高、演出质量好的高品质交响音乐会。

元旦期间,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的惠民活动,也成为市民们出门游玩的热门选择。惠州市博物馆推出了青瓷白马兼山海——惠州白马窑考古成果暨海丝文物主题特展、只此绚丽——广州出土汉代珠饰展、汉唐火洲丝路风采——新疆吐鲁番汉唐文物精品惠州展三大跨年展览,东坡祠举办了琴上有声——“松石间意”琴捐赠仪式暨古琴音乐会、“共赏传统之美,同庆新春佳节”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东江民俗文物馆开展“版印年画”民间传统工艺教学体验和泥塑工艺精品展,宾兴馆举办了拓印活动,共吸引观众2.5万人次。

[color=var(--main-font-color)]

[color=var(--main-font-color)]市民带着家人逛展览 惠州市博物馆供图

惠州市文化馆内,龙门农民画、惠东渔家发饰、多祝腊肠、客家咸鸡、刺绣、淡水客家凉帽(文创竹编)等8场非遗手工坊亲子体验活动,吸引了约2500人参与。惠州市图书馆用书香开启新年,开展“新年·新声·新朗读”“惠享·阅四季”“心随手动”等元旦专场活动和“弘扬东纵文化”系列活动,到场读者络绎不绝。

12月29日晚,“罗浮山下四时春”博罗县首届群众性合唱文化艺术汇演活动在县城文化广场举行。16支群众合唱队伍轮番登台,唱响和美之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难忘的视听盛宴,让大家共品文化盛宴,共享发展成果,畅享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村BA”“羽协杯”激情涌动活力之城

2024年1月1日,2023年惠州市乡村男子篮球赛(以下简称“村BA”)在惠州体育馆打响。本次比赛自2023年7月31日在博罗县园洲镇开幕至今,共有40余个乡镇、500余个行政村、近万名篮球爱好者参与,共计举行800余场次比赛,直接或间接参与此项活动达70万人次。

本次比赛以“携手美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体育赛事,为农村体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本次比赛在活跃农村体育氛围的同时,穿插进行非遗项目展演,如惠城的李家拳、龙形拳,博罗的麒麟舞,龙门的舞火狗,惠东的渔歌、平海凤舞、舞鲤鱼、舞狮等,让群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了解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1月3日,比赛正式落幕,博罗县田头村摘得头筹。

[color=var(--main-font-color)]

[color=var(--main-font-color)] 非遗亮相“村BA”现场 惠州市文广旅体局供图

“村BA的举办,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团结协作的平台。”湖镇镇党群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聂小贤表示,村BA赛事深受村民欢迎,不仅激发了村民的生活热情,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12月28日,“红色干线贯通骑行共建良好营商环境”深莞惠红色干线(G228线)自行车骑行活动拉开帷幕。据介绍,深莞惠红色干线建设是省重点项目,也是惠州“丰”字交通路网规划中第一个动工项目。

随着鸣笛声响起,14支骑行代表队纵情驰骋,在运动中感受红色干线沿途风景,在加速度中切身感受领略快速路的速度与沿途秋长、新圩智造新城的风光。

元旦期间,惠州还组织开展了惠州市第四届“羽协杯”羽毛球比赛、“穿越华夏五千年·十二朝代——2023惠州市全民健身跑步系列活动”“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等主题健身系列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文 | 记者 林海生 通讯员 黄静

文脉特写惠东稔平半岛:滨海旅游“暖”起来[color=var(--main-font-color)]日落时分,漫步滨海栈道,“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底;站在悬崖边的海上书屋,分分钟就能拍出风景大片……走进惠东县稔平半岛,游客们或在双月湾体验激情冲浪,或举家出行露营,或享受海边烧烤、音乐的快乐,构成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亮丽剪影。“这里的海景和落日都很漂亮,很适合趁假期带着家人来走一走。”来自深圳的张先生说。

[color=var(--main-font-color)]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惠东滨海旅游又掀起一轮热潮。位于惠东县东部沿海的稔平半岛,由稔山、吉隆、黄埠、铁涌、平海5个镇和巽寮、港口2个滨海旅游度假区组成,是目前惠东致力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角银边”。海龟湾绝美的滨海徒步栈道,日出东山海的回旋式观光塔,巽寮湾的冬日浪漫海景,这些专属稔平半岛的“蓝色名片”吸引着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体验“赶海逐日之旅”。

[color=var(--main-font-color)]近年来,惠东县以山海统筹发展为总纲,围绕稔平半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金角银边”,致力于将稔平半岛打造成高端旅游岛和“世界一流旅游胜地”。不仅打响了红色旅游品牌,活化利用了文化遗产,还不断挖掘惠东特色产品,推陈出新,打造了一系列惠东特色旅游商品。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巽寮中华妈祖文化旅游节、平海文化艺术节,以及海龟文化节、海上那达慕艺术节、滨海马拉松等文化旅游节事活动。(文 | 记者 杨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