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莫施于人

循州不肖生 339 字 2024-04-07

有哲人言:为善去恶曰”格物‘’

近日新聞潮語,非“提燈定損”莫屬。

或曰:損壞東西要賠,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之一。但去飲茶打爛了茶杯,餐馆食野打烂了碗筷,住酒店弄污了毛巾等,則可賠可不賠,蓋碗筷茶具毛巾等損耗乃屬店家成本核損之內,换句话说在租金之内。

若店家将一張塑膠凳拿著大光燈照是否被客人坐花了而定損,則“有逆常理”!此例一開,天下大亂。

中文每一個短语言都有传递其文化内涵和智慧,具有悠久历史的叫做“成语”。西方的英语历史没华夏长,却但也有谚语或歇后语。与中文的成语一样,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和智慧。

很常用的一句 ” Live and let live. ” 我的理解是:“己所不欲,莫施于人”,其实按字面译出意思,没什么正解,全靠看者神会。

人与人之间问题的产生,大致上是出自于人性本能的“私心”。因为一时快乐或方便,造成了对他人的困扰或不便。所以我们要知道“除了自己,还有他人,自己不喜的,他人也会有同样的感受”的重要性,才能有君子之交。

抬头望窗外古屋的窗扉:”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现,运百福而长今”

---此乃千餘年前玄奘法師自天竺取回佛經中的一句,能參透者,福雖未至,禍己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