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写了一个论改革,感觉意犹未尽,刚好这段时间找到了很多事里面的内在关联,就继续写一下吧。我在北方呆过,四季分明的地方,每到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人容易生病,因为春夏秋冬都有对应的衣服和措施,该烤火烤火,该吹风扇吹风扇。但变化又不是那么明显,有时还没感觉到天就热了或者冷了,这时衣服没及时更新适应,就生病了,之后就知道随着气候调整了。社会经济也一样,其实就是各种红利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有趋势才能释放红利,要学会找条件,分析条件,判断变化。比如现在很多固有思维,放在以前的某段时间是合理的,比如大亚湾是个鬼城,比如没有通14号线之前确实看不到什么居住价值,比如什么人都去深圳给惠州留下成本。这些是在过去某个阶段实实在在发生的,但如果冬天你被冻病过一次,医生说要烤火,别着凉,一直抱着火盆到了夏天还不撒手,那就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二院客户了。你了解到变化吗?你分析了条件的可能吗?有些事放在别的场景很可笑,但放在经济社会中,因为利益驱动,一些人或者真糊涂,或者昧着良心无视变化,会拼命阻碍改革,维持他卖木炭的利益,一直到人扇着扇子大汗淋漓还在那里危言耸听:我告诉你们,五个月前,村东的老刘就是不烤火所以病得快死了,烤火不光能保你不病,还能加速你血液循环,让你更聪明。
大亚湾策论之为什么改革应该周期性主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