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实施“四大行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不再关注 11528 字 10个月前

日前,我区发布《惠阳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将有序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全链条废弃物循环利用、标准引领等“四大行动”,力争到2027年,工业、能源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超65%、报废汽车年规范回收拆解量8000辆左右、二手车年交易量超40000辆......

1

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

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聚焦化工、建材、机械、家具、吉他、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围绕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助力惠州市推进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支持企业“智改数转网联”。鼓励工业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和能效对标,推动工业窑炉、锅炉、压缩机、泵、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推广应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推动企业加大绿色发展投入、节能降碳改造及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应用。推动惠阳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引导企业实施自愿清洁生产审核。严格落实能耗、排放、质量、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
推动能源领域设备更新。持续推进61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设备更新。推动工业企业开展生产设备电气化建设工作。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对工业企业推广“煤改电”“油改电”“气改电”,对新建工业企业推广使用电气化设备,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对前期已建成的光伏发电项目进行摸查,具备条件的存量项目淘汰和改造升级,提升装机容量、发电效率和经济性。推动充电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提高充电效率,按需推动60千瓦及以下既有充电桩以及运行年限超过8年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充电设施改造升级。提升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配电设施升级改造,完成三和拾围村、淡水石桥村等用电问题突出的城中村治理。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进新时代电气化示范村建设。逐步推动S9以下和运行年限超25年且能效达不到准入水平的配电变压器等落后低效设备淘汰更新。推动油气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对加油站加油机、油罐以及其他相关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对服役超过20年的油气长输管道强化安全监管,依法依规要求管道企业及时淘汰更新。
加快建筑领域设备更新。加快小区及周边无障碍设施、电动自行车及汽车充电设施、安防、消防、防灾避险等配套设施更新升级。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加快更新老旧住宅电梯和商业楼宇老旧电梯。摸排改造超出设备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且无维修价值、能效低、发生过重大事故、主要部件严重受损的热泵机组、散热器、冷水机组、外窗(幕墙)、外墙(屋顶)保温、照明等设备,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摸排更新房屋市政工地内使用超过10年以上、高污染、能耗高、老化磨损严重、技术落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推动建筑施工设备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新技术工程机械设备和智能升降机、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
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加快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升级,推动道路交通、照明系统、广播电视等数智化改造。推动城市供水、城镇污水处理、城市燃气等设施设备更新,加快推进城镇燃气、排水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推进运行年限满20年的燃气管道应改尽改。有序推动地下管网、地下管廊、桥梁隧道等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物联网感知设备建设。全面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加快重点公共区域和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改造。适时推进惠阳环境园垃圾处理设施转型升级。
支持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持续实施城市公交、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机场转运车辆、专业车辆(含校车)等电动化替代,老旧营运货车淘汰更新。落实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加快发展低空经济,加强低空经济装备等绿色航空装备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推动西枝江平潭新圩渡口船只更新。加快公共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等升级改造,发展“服务区+”多场景平台生态。
推动农业农村水利领域设备更新。严格落实《广东省推动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工作方案》工作要求,加强政策宣传,推行便民服务,强化监督管理,加快淘汰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装备,推动拖拉机、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持续实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序推动农产品加工、粮食加工设备以及防洪排涝设施更新换代。
推进教育教学设备置换更新。加快推动多媒体电教平台等教育教学设备、台式计算机等办公设备更新迭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加强校园图书馆(室)建设,提升基础条件、馆(室)藏数量和质量。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更新置换先进实验实训设备,支持以租赁形式更新设施设备。鼓励指导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努力建设具有特色实验教学空间建设。优化完善全区学校校园视频监控,建设具有“人脸识别+AI预警”功能的监控设备,全面升级学校校门口、走廊及围墙周边等重点部位的校园监控。强化重点安全设施保障,落实消防系统维护、安防器材配置等重点工作。
推进文化旅游设施更新提升。支持叶挺纪念馆、半岛体育文化公园游泳场、惠阳体育会展中心改造升级,新建半岛体育文化公园滑板场。推动和鼓励全区A级旅游景区做好旅游观光游乐设施的迭代升级,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旅游消费场所。
推进医疗设备设施迭代升级。推动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单位更新改造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推动全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含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等)单位病房改造提升,优化住院诊疗服务,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安全保障能力,探索推进医疗装备产品“购买技术服务”和设备租赁等新模式,推动实施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设施升级行动。

2

实施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持续开展废弃汽车整治行动。落实国家、省和市对汽车以旧换新行动要求,组织引导消费者开展汽车“报废换新”活动。省、市、区三级联动,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的方式开展汽车“置换更新”活动,举办车展和惠民汽车下乡活动,发动经销商叠加购车优惠让利。加快惠阳汽车大市场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新的场景。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合理确定采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利率水平和贷款期限。鼓励保险机构进一步丰富汽车保险产品和服务,合理设置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为消费者提供有效充足的风险保障。鼓励二手车交易市场开设二手车登记服务站,提高二手车办理过户手续进度。
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支持家电经营企业建立联盟,鼓励家电生产、销售、回收等企业联合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对以旧家电换购节能家电的消费者给予优惠。省、市、区三级联动,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的方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政府发放家电换新补贴,发动家电生产、销售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多方参与,鼓励企业叠加让利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推出绿色智能家电消费金融产品,为消费者量身定制专属消费信贷方案,鼓励合理开发优惠利率、灵活分期等特色融资产品。

推动家具家装消费品换新。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厨卫局部改造和家居适老化改造,对购买绿色智能家具、绿色建材等绿色智能家居产品给予补贴。鼓励国安居、壹家居等联合区内家具制造企业联合开展营销活动,让利推广我区家居产品。结合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培育居家适老化改造经营主体,带动更多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引导金融机构针对家具家装消费品换新需求开发金融产品,合理确定还款方式,期限和贷款额度。简化家装公司开工审批流程,便利居民办理家庭装修手续。

3

实施全链条废弃物循环利用行动

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根据《惠州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要求,按照《惠州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及回收网点规划(2024-2028年)》,制定《惠阳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及回收网点规划(2024-2028年)》,有序推进我区“回收点-中转站-分拣中心”三级回收网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推动我区骏宏废旧机动车回收拆解项目提高拆解回收利用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畅通公共机构办公设备回收处理渠道。
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鼓励建设规范化二手车交易市场,支持大型社区建设二手商品寄卖店、寄卖点,定期组织二手商品交易活动。引导二手商品使用互联网交易,发展“互联网+二手”模式,推动建设集中规范的“跳蚤市场”,提高同城二手商品交易效率。
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积极培育回收、再制造、再制造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产业链。加强旧件损伤检测与残余寿命评估、质量性能检测及智能运行监测、先进表面工程与增材制造成形等技术研发应用,提高再制造产品质量及安全性能。加强引进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工作,推进动力电池规范化梯次利用。

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培育废弃物循环利用龙头企业,引导低效产能逐步退出。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家电、废旧纺织品等规范化回收利用,支持企业工艺设备提质改造。推动“无废园区”“无废工厂”建设,提高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推动能态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技术更新,加快推进科鸿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升我区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能力。

4

实施标准引领行动

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标准支撑。贯彻落实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开展绿色建材、绿色家电下乡等活动,推广采用绿色产品。支持涉及家电、家居、汽车、电动自行车及电池等产品更新换代和以旧换新领域的标准制修订项目,推进以标准升级带动消费品升级,鼓励推动辖区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加快产品技术标准更新升级。聚焦质量技术创新、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质量品牌竞争力增强等方面,推动我区优势企业积极申报各级政府质量奖。开展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经验宣传推广,充分发挥质量标杆示范引领作用,支持企业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依托“粤品通”质量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提质、助优、强链”行动。选择部分消费品推动实施质量分级管理,推动产品向高端品质方向发展,实现产品优质优价,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加强重点领域标准衔接。加强重点领域标准衔接。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国内标准衔接,联合港澳方面协同推进高品质食品“湾区标准”研制、推广实施和跟踪评价。重点推进2项“湾区标准”研制工作,以“湾区标准”引领产业提质升级。联合港澳加强“湾区认证”制度宣传和采信推广,拓展“湾区认证”项目领域,推进“湾区认证”项目实施,促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在大湾区流通。
来源:惠阳区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