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惠州搭上湾区“大号地铁”

惠州文脉 2703 字 10个月前

[color=var(--main-font-color)]

[color=var(--main-font-color)]5月26日,广东城际再添新成员,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与已运营的莞惠、佛肇城际串联贯通,共同构筑起一条粤港澳大湾区最长(258公里)、自东向西连接惠州、东莞、广州、佛山、肇庆市最高时速200公里的湾区东西向主通道,真正实现了“轨道上的大湾区”,从惠州出发,一小时即可抵达广州。

[color=var(--main-font-color)]1926年,惠平公路(惠州至平山)全线通车,开创了广东近代公路交通。2013年厦深铁路开通运营、2015年惠州机场恢复民航服务、2017年莞惠城际正式投入运营,这些年来,惠州先后进入“公路时代”“高铁时代”“航空时代”和“城轨时代”,成为广东重要的门户城市和区域枢纽。

[color=var(--main-font-color)]本次“四线”串联贯通,对惠州而言也具有划时代意义。如今从惠州出发,1小时即可抵达广州,也将包括惠州在内的5个大湾区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据了解,有别于高铁,城际列车的购票方式,决定了市民出行更大的灵活度:广东城际采用“12306+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双票务系统,旅客搭乘城际铁路将与地铁一样便捷,无需提前购票,也不用担心买不到票,可以随到随走,出行时间灵活自由,堪称“大号地铁”。

广东城际线网示意图 广东城际供图[color=var(--main-font-color)][size=; font-size: inherit,inherit]公交化运营,随买随进、随到随走

[color=var(--main-font-color)]26日上午10时左右,惠州市区云山站检票口迎来一波客流小高峰。由于莞惠城际已运行多年,在硬件设施上并未有大的变化。记者看到,在云山站进出口标识已升级为“广东城际”,并标注上了广铁红色羊角Logo;而在地下乘车通道的墙面上,整趟列车的线路图也进行了更新,清晰标注了全程39座停靠车站、地铁换乘线路等信息。不同于以往的是,乘客使用广州地铁App城际乘车码刷码即可进站。

进站口[color=var(--main-font-color)]当天,市民尹先生就带着奶奶“饮头啖汤”。尹先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从云山站到西湖东站仅3分钟时间,他奶奶雀跃了一路。“奶奶说能够见证到大湾区这几座城市连线成功,非常开心。以后走亲戚也会很方便,也非常欢迎大家乘坐城轨来看看美丽的西湖。”尹先生说。

[color=var(--main-font-color)]“我每两个月就要去佛山探亲。”市民李女士介绍,在“四线”串联贯通之前,每次她需要从家里坐半小时的车到市中心江北,再乘坐约2个小时的大巴车到华南师范大学地铁口,花1.5小时换乘3次地铁到达佛山湖涌站,全程要花费5个小时,现如今只需要花10分钟到达西湖东城轨站,进站后直接到佛山张槎站,总时长仅需2个多小时。“通勤时间直接减半,再加上实行的是公交化运作,班次也多,便利了不少。”李女士表示,“周末就打算带上家人乘上城轨去佛山。”

[color=var(--main-font-color)]“我购买了6月1日在惠州的演唱会门票,本来还在纠结怎么到现场。现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广州南站出站走10分钟到番禺站,乘坐城轨到云山站,坐接驳车就可以直接到现场,避免拥堵。”在广州工作的罗先生开心地说。

乘客候车[color=var(--main-font-color)]华南城市研究会创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广州南站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目前,京广、广深港、贵广、南广和广珠城际多条高铁线在广州南站交会,广州南站和番禺站相结合,等于是成就了最大的高铁+城轨+地铁交通枢纽。同时,从城际交通版图上看,主要都是南北走向,例如从广州到深圳、珠海等地。此次“四线贯通”,湾区将新添东西走向大通道。

[color=var(--main-font-color)]据了解,广东城际“四线”贯通运营后,多个站点与国铁车站实现安检互认,与邻近的国铁、地铁车站便捷换乘,多层次轨道交通进一步融合。“全线与国铁、地铁实现换乘的车站分别有7个。其中,旅客在佛山西站及东莞西站可通过便捷换乘通道换乘国铁,无需二次安检,肇庆站、番禺站、鼎湖东站、常平东站和小金口站则需出站换乘国铁。”广东城际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color=var(--main-font-color)]线路全面启用“站站停+大站快车”公交化运营模式,旅客可通过站台、站厅信息显示屏、车站广播的列车信息,区分“站站停”和“大站快车”。在购票方面,广肇、广惠城际站间最低票价为5元,单程最高票价为153元。两条线路均支持“12306+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双票务系统,旅客搭乘城际铁路将与地铁一样便捷,随买随进、随到随走。其中,12306票务系统实现车票“当日一次有效”,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务系统则支持实名认证的广州地铁App城际乘车码、全国交通一卡通、普通羊城通、岭南通、惠州—岭南通·惠州通等多种支付方式进站乘车。

宽敞的站台前,乘客正在候车[color=var(--main-font-color)][size=; font-size: inherit,inherit]惠州加快对接广深两大都市圈

[color=var(--main-font-color)]2023年,广汕高铁正式开通,厦深高铁、赣深高铁、广汕铁路穿境而过,惠州形成了“3线9站”的高铁格局。今年,汕汕高铁正式投入运营,并与广汕高铁贯通,这意味着惠州通过厦深高铁、赣深高铁和广汕高铁3条高铁,连接起深圳、汕头、厦门3个经济特区,惠州主城区通过惠州南站和惠州北站同时实现与广州、深圳30分钟通勤,全面纳入“广深半小时经济生活圈”。以赣深高铁惠州北站为例,30分钟即可到达广州新塘站,29分钟可达深圳北。

[color=var(--main-font-color)]如今,“大号地铁”的贯通为惠州增加了一条连通“广州都市圈”的大动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让惠州和广州之间联系更加密切。从惠州北站走出,连通莞惠城际和赣深高铁惠州北站的莞惠城际北延线正在加速建设,预计今年建成通车。届时,串联5个市的“大号地铁”又将与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无缝衔接,使惠州借助轨道交通真正实现畅行大湾区。

[color=var(--main-font-color)]不只是通过轨道交通,惠州还通过加强路网建设,进一步密切对接“广州都市圈”。《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提出,将加快推进惠肇高速建设工作,尽快打通与广州直联的第二通道,充分释放沿线土地开发潜力,实现广惠协同发展。

[color=var(--main-font-color)]去年12月,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惠州全域“入圈”,并被明确为深圳都市圈的两大副中心之一。

[color=var(--main-font-color)]打造一小时通勤圈,是培育都市圈的基本路径。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深圳都市圈建设。近期,惠州还出台了《惠州市贯彻落实〈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工作分工方案》《惠州市贯彻落实〈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列出了惠州参与深圳都市圈建设的“路线图”。

[color=var(--main-font-color)]其中,在交通建设上,惠州提出要配合深圳加快推进深汕铁路项目建设、配合深圳加快推动深惠城际铁路坪地至惠州段规划建设工作、年内建成莞惠城际北延线项目、推进惠阳站枢纽项目年内动工等轨道交通项目,积极推动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完成深汕西高速惠州段扩建,加快惠霞高速、惠肇高速、惠州稔平环岛高速、惠河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强城际干线公路建设,探索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张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融合建设,大力推行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

[color=var(--main-font-color)]规划蓝图逐渐落地成为现实,惠州加快对接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如今,惠州“链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效应正在显现,一个更开放、便捷、高效的交通格局正在惠州加速形成,从而更好地吸引优质产业和项目落户,促进产、城、人、海融合发展,撑起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美好梦想。

[color=var(--main-font-color)][size=; font-size: inherit,inherit]赋能产业和城市大发展

[color=var(--main-font-color)]9个高铁站、3条高铁线、1条城际线,惠州形成了“普铁+城际+高铁”的立体交通网络……值得期待的是,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深汕高铁和广河高铁建成通车后,龙门县也将迎来高铁,惠州将形成“5线10站”的高铁体系,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成指日可待。

[color=var(--main-font-color)]“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理念,大力推动海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此次四线贯通无疑将成为惠州对外连通的一大动脉,为惠州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强大能级。

[color=var(--main-font-color)]当前,惠州被省委、省政府赋予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使命。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本次线路覆盖了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多个城市。其中,广州、佛山、东莞都是GDP万亿以上城市,人口密集、产业基础雄厚,资金、项目、人才等要素资源丰富。目前,惠州正在打造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广州、东莞与惠州在电子信息产业协作发展、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大号地铁”的通车,将进一步优化大湾区的资源配置,为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color=var(--main-font-color)]从产业协同到城市发展,都少不了一个高效的交通运输网在背后支撑。近年来,惠州一直致力于织密“对外大连通,对内大循环”的道路交通网络。据统计,2023年,广汕高铁建成通车,惠州全市高铁通车里程258公里,居全省第一。惠龙高速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30公里,居全省第三。

[color=var(--main-font-color)]今年4月,惠州“丰”字道路交通路网规划中第一个动工项目—深莞惠红色干线改建工程(一期)全线通车,道路全程无红绿灯,将惠阳区中心城区与新圩镇的通勤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压缩至15分钟,新圩镇系惠阳区唯一一个紧挨着深圳、东莞的镇街,也是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要组成部分——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所在地,红色干线通车后,不仅解决秋长、新圩等镇(街)交通通行能力问题,也促进与深莞之间资源要素的高效便捷流动。

[color=var(--main-font-color)]4月召开的惠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构建大湾区枢纽门户。如今,随着赣深高铁、广汕铁路开通运行,惠州对外立体交通网络越发完善,西联广深莞、东接汕汕梅,惠州在大湾区枢纽门户的作用更加凸显。

[color=var(--main-font-color)]此外,惠州还提出,要制定出台贯彻落实《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工作方案,加强与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对接,加快复制推广相关改革措施和经验做法。并加强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产业协同“大联动”,积极与大湾区内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从技术研发到企业孵化、到产业培育的全链条合作。

[color=var(--main-font-color)]对惠州来说,只有充分发挥毗邻广深港三大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区位优势,主动承接大湾区核心城市高端产业、高端资源的辐射外溢,才能打造成为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真正成为撑起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color=var(--main-font-color)]本期策划统筹 陈骁鹏

[color=var(--main-font-color)]文 | 林海生

[color=var(--main-font-color)]图 | 王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