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锐雄:博士“头雁”振翅领飞 激活创伤骨科发展新动能
雁飞千里,头雁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专科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市一博士团队。他们懂技术、有情怀、能引领,在学科发展上发挥“头雁”作用,成为驱动市一院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创伤骨科、小儿骨科(骨外科三区)主任陈锐雄,是市一院博士团队的新成员,尤其擅长肩肘膝踝关节复杂骨折、髋部骨折、多发骨折、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四肢骨折微创治疗以及多发伤救治。这一“头雁”的加入,势为市一院创伤骨科的发展带来全新动力。
三级以上的手术有着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高等特点。陈锐雄每年完成三级以上手术量约350-450例,大部分为难度较大的关节内或者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在肘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手术治疗方面,他更是有着丰富的手术经验以及独到见解。
“恐怖三联征”是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中损伤较严重的一种。由于创伤机制复杂、受损部位广泛、治疗难度高,一度被誉为是“挑战医生心理”的疾病。肘关节骨折后没有其他部位可以代偿其功能,通过精准的手术恢复功能尤为重要。
陈锐雄曾为一名77岁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骨折患者施行手术,通过“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外侧入路”顺利帮患者完成手术。两周后,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此外,他还完成了不少经鹰嘴骨折脱位,向前、向后孟氏骨折及肱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手术治疗。
出色的技术能力,得益于其自身不断努力地学习和经验的累积。
◆ 2008年硕士毕业后,陈锐雄一直在高水平医院骨科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工作经验。
◆ 2016年—2017年,他到国家骨科中心之一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修,师从创伤骨科专家柴益民教授、骨盆专家孙玉强教授、胫骨平台专家罗从风、肘关节专家仲飙教授等国内创伤骨科翘楚,实现专业技术水平上的新突破。
◆ 2018—2022年,完成了暨南大学骨科博士学位的攻读,在科研水平上得到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在临床工作之余,陈锐雄还多次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等地,参加上海华山医院,天津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的学习班,并应邀在学术大会上发言。
在高水平医院工作期间,陈锐雄率先开展了“改良前内侧加外侧入路联合治疗恐怖三联征”的新术式,在肘关节复杂骨折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病例和经验。近年来,陈锐雄又将目光投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手术治疗,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术式,开始新征程。
“每个医生成长过程都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任何的闭门造车都只能导致落后。”
在陈锐雄看来,外科医生手术技术的提升,有赖于不断地进修学习,并通过临床上遇到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分析、积累经验,通过阅读专业文献多体会、多学习。
“我常常会不经意地提问进修生,当他们感受到被提问的压力时,就会去翻阅更多的文献和书籍,在实操中完善理论知识,在理论中理解实操意义,从而得到自我能力的提升。”
市一院是惠州最早细分骨科亚专科的医院之一。其中,骨外科三区以创伤骨科及小儿骨科诊疗工作为主,设有创伤骨科组、小儿骨科组、骨盆髋臼组、足踝组四个亚专科。
近年来,科室所获的成绩可圈可点:
骨盆髋臼骨折、股骨骨折、多发骨折的手术量位居惠州前列;在惠州开设首个小儿骨科专科门诊及手术小儿骨科病区,小儿骨科的门诊量及手术量位居惠州前列;在惠州最早设立足踝专科门诊并有相应的病区;是惠州最早开展机器人辅助下骨科手术的单位之一……
“随着骨科技术发展以及科室的壮大发展,创伤骨科团队将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
陈锐雄计划,从亚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多手抓”,对外要“树品牌,建口碑”,对内要“强技术,育人才”。
在他的计划中,科室发展将以“实现手术微创化、精细化、技术标准化、难度顶端化、专业细分化”为总目标,以骨盆骨折微创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治疗、肘关节复杂骨折治疗、小儿骨科、足踝亚专科为重点项目,加强对快速康复理念的重视,充分发挥科室原有优势打造惠州儿童骨科品牌等。
为加强对下一代创伤骨科医生的培养,陈锐雄还计划在团队中营造共同学习的“氛围感”。除了要求个人自我学习外,科室每天开展交班阅片、治疗方案讨论、复杂病例讨论、术后病例总结等多重学习模式,以“术前熟悉术式-术中提问-术后总结”的方式,助力年轻医生在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方面“双提升”。鼓励年轻医务人员通过提高学历、外出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支持他们的个人发展,拓展更多的亚专科方向,并力争在部分细分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陈锐雄认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德才兼备,两者缺一不可。”这一想法,也深受其援藏经历的影响。
2018年,他加入惠州第二批援藏医疗队,担任副队长及林芝朗县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工作。当时,他和队友们不仅要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还受制于当地的医疗条件,遇到诸多困难。当地医院设备不齐,医护经验不足,在没有C臂透视,连电钻、钢板都是经历各种困难临时调配到位的情况下,经历一波三折,终于顺利完成了朗县的首台骨折内固定术。虽然手术难度不大,但是对于当地当时情况,堪称奇迹。
临床工作之余,陈锐雄与其他医疗队同事一起,组织当地医务人员上课,助力当地的医护人员诊疗水平的提高,真正做到了“传帮带”!同时,陈锐雄经常下乡为百姓义诊和体检,为当地老百姓排忧解难,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好评,也因此在2019年被评为优秀援藏干部。
陈锐雄说:“这段经历使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光荣和使命。如果说援藏有什么成就,就是切切实实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的看病难的问题,只有心里装着百姓,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才有可能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本文专家简介
陈锐雄
创伤骨科、小儿骨科(骨外科三区)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8年硕士毕业后,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工作16年,2024年调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担任骨外科三区主任。2016年至2017年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进修,2018年担任惠州第二批援藏医疗队副队长,任西藏林芝朗县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负责朗县外科的全面工作。2019年被评为优秀援藏干部。2018年考取暨南大学骨科博士并于2022年博士毕业。曾多次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等地学习,并应邀在学术大会上发言。擅长肩肘膝踝关节复杂骨折、髋部骨折、多发骨折、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四肢骨折微创治疗以及多发伤救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论著一部,主持及参与惠州科技立项多项,获得惠州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韶关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学术任职
· 广东省医院协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广东省健康中国研究会足踝分会常务委员
· 广东省医师协会创伤骨科分会委员
· 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广东省分会青年委员
· 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分会肢体重建学组委员
·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与相关疾病分会理事
·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 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健康促进与传播专业委员会委员
· 惠州市医学会关节外科分会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