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正朝着万亿级城市的目标迈进。
2023年,惠州经济总量为5640亿元,在广东省内位于前列。惠州拥有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其中,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居全国第一,综合实力连续4年稳居中国化工园区30强榜首,正在加速迈向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惠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已形成超高清视频、智能家电和新能源电池产业等多个优势主导产业,集聚了 TCL、德赛西威等一众全球顶尖企业,2022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在全省排第三。
为了加快迈向万亿级城市,惠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推动支柱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产业集群”: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锚定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提升其产业链完整度和发展质量,塑造新优势,推动大亚湾石化区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联合广深莞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
- 培育经济增长新产业新动能:以新质生产力和原始创新为突破口,例如竞逐新型储能赛道,充分发挥亿纬锂能、欣旺达、德赛等“链主”企业以商招商作用,强化产业集群优势,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做大做强储能电池制造业;同时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等应用场景建设,带动产业加速发展。
- 加快“融圈”“融湾”步伐:把握 RCEP 机遇加速融入“双循环”,依托惠州“丰”字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深莞惠一体化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走向协同一体化发展。
- 提升城市品质:打造高品质生活城市,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助力城市发展。
广东省委、省政府也发布了相关意见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惠州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惠州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外部环境变化对产业的影响较大,人口规模、人均产出和人才数量偏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但惠州具有独特的区位和空间优势,毗邻广深莞,交通区位优势凸显,且陆地面积较大,开发强度相对较低,海洋经济也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
根据广东万亿城市发展经验,从5000亿到1万亿,佛山用了十年,东莞用了8年。惠州若要加入“万亿城市”俱乐部,在当前环境下,预计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惠州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其未来的发展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