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发现周田村兆祥公后裔是沙坑叶氏第六世分支最大的家族

惠阳竹叶 614 字 8个月前

近期,笔者在官山村调研,发现周田叶氏开基祖迪春公派下第六世分支中最大的一支,是分布在周田村雷公山和官山村湖秋忽的兆祥公后裔。叶世麟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家族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叶世麟,号兆祥,国学生,诰封州同。生于乾隆中期(约1768年)。他的父亲是叶成乔,祖父叶树德,曾祖父叶天瑞,高曾祖父叶赞庭。叶世麟的夫人廖氏,封安人。生五子:德馨、联馨、志馨、尚馨、兰馨。叶世麟于道光初年在塘尾自建房屋一座,名为“兆祥新居”,至今有200年的历史,现在是惠阳区文物保护单位。叶世麟有三个弟弟:叶世新、叶世达、叶世和,他们的后裔分别建有崇芳楼(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会龙楼(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常益楼(惠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叶世麟的长子叶德馨,字春开,号梅园,诰封州同,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次子叶联馨,字慎义,号翠峰,监生。三子叶志馨,号慎礼,奉政大夫。四子叶尚馨,监生,州同。五子叶兰馨,号芳圃,翰林院待诏。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十二月,五兄弟共同在官山村湖秋忽创建拱秀楼,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十月安祖。新居建成后,由雷公山塘尾迁居官山拱秀楼立业。赞曰:大厦落成、丁粮鼎盛、燕翼贻谋。拱秀楼至今也有160多年的历史,是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开设有“毓秀书屋”,吸引了不少附近村民及外来游客前来参观。2024年7月,翠云文化麒麟队选择在拱秀楼门前的篮球场进行开班训练。这里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拱秀楼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丁财兴旺。兆祥公有子5人,孙子22人,曾孙66人,玄孙86人,来孙124人,12世185人,13世201人,现在出生的大多数都系14世和15世人。是迪春公(生于1621年)世系中人口发展速度最快的一支,最后一位出生的第11世人是在1970年,通过计算(1970-1621)÷(11-1)=34.9(年/代),得出最慢的发展速度是34.9年每代。最早出生的第15世人是在2000年,通过计算(2000-1621)÷(15-1)=27.07(年/代),得出最快的发展速度是27.07年每代。按人口世系更替平均速度计算公式:2×S1×S2 ÷(S1+S2),= 2×34.9×27.07÷(34.9+27.07)=30.49(年/代),兆祥公族系的平均发展速度是30.49年每代。还有一部分人早年去了南洋失联没有登记在族谱里,现有在世人口超过1000人,是目前沙坑叶氏第六世分支后裔人数最多的家族。

自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兆祥公后裔陆续迁出了围屋,各自修建了现代楼房居住过上了小康生活。族人不忘祖德,对兆祥新居和拱秀楼围屋进行了修缮维护。他们以家族为荣,以祖辈的教诲为指导,共同书写着家族的辉煌历史。共同构成了周田迪春公世系这片璀璨的星空。他们的故事将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家族永恒的记忆。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惠州叶氏翠云公理事会族谱主编叶钦雄

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