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惠州厚重历史的文和友模式或能拯救数码街

琴什 308 字 7个月前

惠州数码街,一条最不数码的街,二十年来,曾一度人气很旺,但随着商圈的转移,电商的崛起,现在的数码街几乎只剩下名字了,令人唏嘘!

不仅惠州数码街这样,全国各地的商业街都半斤八两,连千年商街广州的北京路和上下九也不能幸免,只剩下名气,没了人气。

时代浪潮下,沧海桑田,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再正常不过了。加之电商的冲击,消费习惯的改变,受众群体的迭代,宏观经济的表现,都会加剧商业的变革。

经济的本质就是交易,有人才有交易,而触发交易的条件无非两种:实用价值和情绪价值。过去传统的商业模式几乎在做实用价值的交易,而现在,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强烈,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商业模式可能更受欢迎,比如旅游、书吧、咖啡厅、博物馆、民宿、演出……等等。

那么,只要情绪价值就不需要实用价值了吗?当然不是,只不过外卖电商等渠道已经把实用价值瓜分殆尽。当然也可以让两者结合,比如越来越流行场景化的消费等等。

基于这种变化,我认为数码街还是有机会起死回生的。首先数码街周边居住的人口不少,各种年龄各种职业的群体都很丰富,刚才说了,人是交易的基础,这点具备了。所以,关键就看如何打造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商业模式,我认为可以借鉴文和友的模式,打造成具有惠州厚重历史的怀旧场景一条街(注意不是水东街和祝屋巷那种),从里到外进行改造,严格商家准入和管理,相信很难不旺。

长沙文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