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已成立多年,深圳都市圈设定也近一年,关于融入深圳与大湾区,惠州为什么没有一点实质行动,而只停留在嘴上!首先,最主要的,公交车的报站与公告语言,为什么不能和香港、深圳一致使用中、粤、英三种语言,语言是最主要的印象,语言也意味着思维的不同,如果语言都固守而不能融合,其它就是扯蛋。如果是一致的,外边人进入惠州跟进入港深的感觉是一致的。至于说惠州大部分是客家人(或所谓东江本土人),没必要用粤语,那深圳为什么用,它本身也有大部人本地客家人或别的语系的移民,另外一个例子,新加坡大部分是华人,建国时李光耀为什么确定英文为通用语言,就是为了能畅通和英语国家交流,利于经济发展。现在,惠州为了发展,很有必要在公交语言上与深港一致,让外人进入时,印象上觉得惠州与深港没区别,不要小看这个事情,当整个语言出现变化,整个氛围会逐渐改变、思维也会逐渐改变,融深或一体才有可能。不要说没必要,因为深圳各方面的先进,值得惠州去抱紧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