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随着国庆假期即将到来,人员跨区域流动性增加,存在加剧登革热输入风险,惠东县疾控中心提醒市民们需高度关注,做好防范工作。
惠东县疾控中心主任黄艳介绍,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即花斑蚊)叮咬传播,而且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因此,在登革热的预防控制中,关键点是通过灭蚊措施,避免伊蚊叮咬,阻断登革热疫情的传播。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家里简单有效的灭蚊方法就是翻盆倒罐清积水。
惠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黄艳:“伊蚊通常从产卵到羽化到成蚊都在水中完成,大家要及时清理家中及周围环境的积水容器,如花盆、水桶、废弃轮胎等,保持环境干燥整洁,从源头上减少伊蚊的滋生地。”
除此之外,市民们还可在家中安装纱窗、蚊帐,使用蚊香、电蚊拍等防蚊工具去防蚊。在户外活动时,也要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喷涂驱蚊剂,避免被伊蚊叮咬。由于登革热早期症状与流感、感冒相似,因此,市民如果被蚊子叮咬并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惠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黄艳:“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皮疹等登革热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触史,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惠东县疾控中心呼吁,各社区、单位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同时,他们也将持续密切关注各地疫情动态,加强蚊媒密度和疫情监测预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