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很明显,这是为了配合计划生育提出的口号。同时,其也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不可否认计划生育政策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也对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很多孩子都上了学,尤其是女孩子,地位大大提高了。这个口号却很难实现,因为少子化的原因养老金面临着短缺,最终是当时还小的70年代末期出生的和80年代的人承担起了家里老人的养老,计划生育是国策,但是养老却成了家事和私事。1995年,计划生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是政策实施最严的时候。而只依靠国家养老的模式是根本不可能实现了。从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到宣传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只改了一个字,但是这表明了改革的深入,国家已经不可能全包全揽。国家认识到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个人要发挥作用。一个“帮”字即表明了改革的深入,也表现了国家的无奈,国家太大,人太多,管不来呀!2005年,改为养老不能靠政府。1997年,国家建立了新的统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断扩大到城镇所有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但是,缺口出现了:当时政府没有承担相应的转制成本。因为社保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加部分积累的制度,也就是说当时的年轻人交纳的钱给年老的人,但是如果领养老金的人比缴纳社保费用的职工增加得更快,长期来看养老基金就会产生惊人的亏空。那怎么办?只能是政府的财政补贴来进行弥补,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养老不能靠政府”的口号频繁出现在媒体上。2018年以后“赡养老人是义务,推给政府很可耻”
从只生一个孩子到鼓励生二胞生三胞。谁来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