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类疾病。很多人一出现腹痛腹泻,第一念头就是得了“结肠炎”,于是就开始服用“消炎药”。
“结肠炎”真的只是“结肠炎”吗?
“结肠炎”——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类疾病。很多人一出现腹痛腹泻,第一念头就是得了“结肠炎”,于是就开始服用“消炎药”。
然而,
你以为的“结肠炎”
真的就是单纯的“结肠炎”吗?
真的就是几颗“消炎药”
就可以搞定的吗?
最近,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消化内科收治了一例特殊的“结肠炎”患者。30余岁的刘先生(化名)。反反复复肚子痛1年余,曾在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考虑“结肠炎”,用了药有所改善,除了偶尔肚子隐痛,也没有其他的不舒服,于是一直也没有引起重视。
直到最近,腹痛越来越频繁,来到市一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考虑不能排除特殊类型的肠道炎症。于是建议刘先生完成全消化道内镜检查。一通检查下来才发现,刘先生的“结肠炎”还真不简单。
首先,我们给刘先生复查了胃肠镜,结果发现:回肠末端及结肠多发溃疡,而且从内镜下表现来看,这并不是普通的炎症。
于是,马上给刘先生进行小肠胶囊内镜的检查。果不其然,刘先生的小肠亦是多发节段性溃疡,考虑不能排除“肠结核”或者“克罗恩病”。于是,我们启动了炎症性肠病MDT。经过各科专家的会诊讨论后,最终确诊“肠结核”。
那么,
什么是“肠结核”呢?
它与普通的“结肠炎”
有什么不同呢?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TMB)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一般见于中青年人,女性稍多于男性。大部分患者有“肺结核”病史。
肠结核的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腹部包块以及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肠结核主要好发于回肠末段及回盲部。
一旦确诊“肠结核”,普通的抗生素并不能治愈,需要规范的“抗结核”方能治愈。
01
关于全胃肠道内镜检查
随着人们对胃肠镜疾病认识的提高以及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胃肠镜检查纳入自己的体检套餐之中。
但是,单纯的胃镜需要空腹,而结肠镜检查不仅仅需要空腹,还需要服用泻药进行肠道准备。为了减少患者的不适,节约患者的就医时间。市一院是惠州市最先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通做(也就是一次麻醉完成胃镜及结肠镜)的医疗机构。无痛胃肠镜通做,可以一次性排查食管、胃、十二指肠及大肠、肛门疾病,部分病变甚至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治疗。
然而,在胃与结肠之间,存在着约5m长的小肠是胃肠镜检查无法到达的盲区。既往由于医疗技术的限制,小肠疾病显得神秘而诡异。如今,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肠疾病走进人们的视野。人们也渐渐意识到小肠疾病其实并不少见。
那么,
怎么样才能发现小肠疾病呢?
● 目前小肠的检查手段,主要是小肠钡餐造影、小肠CTE、小肠MRE、胶囊内镜以及小肠镜等。
● 前三种检查主要是通过放射科的手段从肠外了解小肠是否存在病变。而胶囊内镜及小肠镜则主要是从肠内观察,因此更为直观、形象。小肠胶囊内镜因其无创、无痛、无需麻醉、检查方便成为了小肠疾病筛查的首选手段。
●市一院内镜中心目前推出了全消化道内镜检查套餐(无痛胃肠镜检查+小肠胶囊内镜检查)让患者只需禁食一次、肠道准备一次、麻醉一次就能完成全消化道内镜检查。
● 目前,磁控胶囊胃镜及小肠胶囊内镜均已纳入惠州市医保范畴,住院患者可按社保比例报销。疫情期间,为了方便患者就医,门诊亦可完成。
02
关于炎症性肠病MDT
肠道的炎症,复杂多变,不同病因引起的肠炎,治疗、预后截然不同。市一院不仅是惠州地区最早成立“炎症性肠病”专科门诊的单位,也是惠州地区最早成立炎症性肠病MDT团队的单位。
对于诊断不明、特殊类型的肠道炎症患者,市一院集结了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病理科、影像科、营养科、超声科、风湿科等多个学科专家,从诊断到治疗进行全方位的讨论,为患者出谋献策,制定最合适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