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爆”深圳后,港人再次涌向惠州?

刀锋007 4274 字 12个月前

香港人北上购物的风,终于也吹到了惠州。

提到“香港”、“购物”两个关键词,不少惠州人心里会浮现一种印象。

逢年过节,内地游客从香港大包小包地带回来各种港货。

这些港货包括但不限于:过年的元朗蛋卷,中秋节的美心流心月饼,还有托亲戚时不时带回来的黄‮益道‬活络油、港‮双版‬飞人、万应止痛膏……

图源小红书@薯饼猪猪

不过最近,这种印象大概要被刷新了。

因为蜂拥而至的港人,已经“挤爆”深圳…

图源小红书@小红薯6618C170

据深圳口岸发布的统计数据,3月29日,深圳口岸出入境旅客共88.2万人次,创下了2023年2月深港口岸全面恢复通关以来的新纪录。

要知道,2023年底,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仅为750.31万人。

于是有不少深圳人戏称:深圳的周末含港量200%。
图源小红书
甚至还有人总结了来深圳的香港人专属港式穿搭:双肩包上挂着免洗洗手液、在商场也穿得像准备去露营一样轻便、使用现金时会偷偷观察用手机怎么支付、手上提着一盒“鲍师傅”
图源小红书@OT是个设计师
总之看一眼,你就知道他是香港人。有媒体把这种现象叫做“购物迁徙”。确实,比起香港的物价,内地真的太划算了。

图源小红书@星岛粤港通为了“稳着数”的香港人,把购物的“主战场”放到了深圳。山姆、盒马、开市客…还有各大商圈,成了不少香港去深圳必逛的“景点”之一,甚至还有专门的旅行团路线。

图源Yahoo购物
只能说,深圳,真的又火了。 深圳的人潮愈发拥挤,不少香港人开始寻找新的购物天堂,惠州成为了新的选择。
从香港来惠州,大巴专线两个多小时,高铁只用一个小时出头,还有各类型商圈、景点…

对于港人来说,惠州称得上是北上深圳的优质代替。最重要的,惠州也有港人最爱的山姆超市、鲍师傅和kumo kumo。而万能的旅游团,甚至已经出现了专门去惠州山姆购物的旅游两日团

各种商圈的停车场里,带着香港车牌的车辆更是屡见不鲜
经常来往港惠两地的永东巴士就是最好的见证之一,永东巴士的工作人员向我们表示,近期确实客流量大了很多

另外,其实早在2019年,惠州与香港就签订惠港两地消费维权合作协议,早早就为惠州和香港两地互通消费打下了基础。消费者在惠州、香港任何一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产生消费纠纷,均可向消费纠纷发生地或居所地的消费者委员会投诉。

符合受理条件的,最终都会由消费纠纷发生地的消费者委员会直接处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香港人来惠州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融合趋势。他们纷纷涌入这座魅力城市,探寻着不同于香港的购物体验。其实这一切,都在说明,整个大湾区在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会变得越来越融合,这也是大势所趋。除了吸引更多的人来惠州购物,对于惠州来说,这也是一个对外展现自己的好时机。借助大湾区一体背景下,越来越便利的交通优势。如何彰显自己的文旅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来惠州。留下好的口碑,让更多“回头客”传播“惠州名片”,也是相关部门和每一个惠州人的共同议题。

今日话题
你有没有留意到最近身边多了很多香港人?你又是如何看待港人北上购物这种现象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资料综合丨小红书、深圳发布

想要了解更多惠州事

大家可以扫码进群

群内会更新相关消息